栽绒棉帽

栽绒棉帽

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人,是伴随着全国上下学习雷锋运动成长起来的。长大后,每逢冬季都要带一种棉帽子,那时的冬季十分寒冷,感觉还特别漫长,这种带栽绒的棉帽子,就被称为雷锋帽,也有叫火车头帽的,曾经代表着一个时代。那头戴棉帽、乐于助人、大公无私的化身——雷锋的画像至今仍然挂满全国城乡各地。

这种栽绒棉帽最初是部队军人冬天戴的一种帽子,属于军队制服。在它产生后不久,确切地说从50年代开始,便迅速地在全国各行各业中盛行开来。它是机制帽,一般是黑色、蓝色或绿色,硬质帽盔,栽绒面,护耳上有一对别钩缀着,还有宽宽的带子,以便从下颌处束缚。在寒冷的冬天,这种帽子一戴上,就可以遮住大半个脸和耳朵、额头,既遮风又御寒,造型适应不同的脸型,长脸戴之显得俊俏、挺拔,方脸戴之显得端庄、严肃,圆脸戴之则显得憨厚、和蔼。在男人服饰基本没有什么选择余地的年代,栽绒帽曾有着经久的魅力。况且,栽绒的绒平整光亮,戴起来也更体面。

天气不太冷时,是把两边的耳朵翻上去,用下边绳带系在头顶上,不到寒风凛冽、滴水成冰的程度,不会把两边护耳翻下来。其实固定耳朵也不全靠那两根带子,而是另有一对别钩,带子当年称飘带,要让它永远飘着才好看。天冷时就把护耳翻下来,毕竟一层棉胜过十层单啊,没有棉衣棉帽很难熬过冬季。

由于帽子中有棉絮和栽绒等,清洗很不方便,在冬天戴的时候就常常做一个帽衬缝在里面,冬天过后就把它取下来,只洗帽衬,而把帽体晒透,用纸或布包裹存放起来。

以雷锋帽为代表的那个时代,并没有被人们遗忘,几十年后的今天,雷锋帽再次悄然轮回,成为新的时尚又流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