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 巾
2025年10月14日
手 巾
过去的曹妃甸地区,各村庄的妇女均以织布机织土布而闻名,家家闻机枢,户户纺织忙,老百姓家里春夏秋冬的衣裳,大大小小的织物,从被面、褥子、门帘,到枕套、鞋面、盖布等,所有用布都是自家织造。家里有女孩子的,从懂事起便耳濡目染,很早就跟着妈妈学纺线、学织布、学各种女红,一代又一代,使这种习俗和工艺始终传承着。

织布机在装机和卸机时,都会产生出一种特殊的布料——布头,因为每匹布的布头都是由线到布面的过渡,而且刚开始织,织机尚处于调试之中,织机梭子不合适,就要不断调整,所以织出布来总是不够规整。同样,等每匹布织到最后,还要剩下拴机子的尾布。这两头的布头做衣裤肯定是不够的,但扔了又浪费,一向勤俭持家的农妇们就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干脆把它做成手巾,还将布头上吊缀的剩线全部捻成小穗,故而我们最终见到手巾一端是直裁的,另一端的垂穗则像流苏一般。
《细说万物由来》[1] 一书说:“今以洗面试手之物为手巾。”“古巾有二种,一种用以覆物,一种乃专用以试手,别称为帨。”此书还记载:手巾之名始于汉代,但此种手巾后世称为手帕。古代又有所谓布巾之说,初指葛类,以棉为布巾,则实始于唐代。古来手巾极为讲究。手巾今称毛巾,乃因此巾织成毛状,为近世所有。手巾的常见用途是,洗手之后抹手,洗头之后抹头,沐浴之后抹身体,晚餐之后抹嘴等。
在现代工业生产出的各种布料占领城乡市场、老织布机退出历史舞台之后,农村家庭才不再使用这种纯棉布的手巾了。
【注释】
[1]杨荫深,细说万物由来,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