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子·翘镰

穿子·翘镰

滨海之地曹妃甸,地势低洼,坑塘遍布,河渠纵横,极适宜芦苇生长。历史上境内曾有大片苇泊(方言,读bái),20世纪60年代又试验栽植芦苇,改良滨海重盐碱土壤,除了各农场湿地沟渠岸边自然生长状态的芦苇外,还发展成植苇专业农场,所产芦苇素有“铁杆苇”之称,挺拔,直立,粗壮,劈出的苇篾可供编织席、篓等,质地柔韧,纤维细致,有竹性,富弹性。

用芦苇织席编篓之前要先做去皮处理,再劈成苇篾。专门用于劈苇篾子的工具,叫穿(方言,读chuǎn)。穿子的形状是长4寸、直径为2寸左右的木棒,一头中间钻一个眼,另一个就是从木棒上端的侧面钻斜眼,与底下的眼相通,底下的眼里安装上分割刀,这样芦苇从底下眼里伸进去,另一头出来的就是破好的苇篾。穿子有单穿子,也有多孔穿子,有穿成两瓣的、三瓣的,还有四瓣、五瓣、六瓣的。用它穿苇子速度快,劈出的篾子均匀细密。制作穿子一般用硬木,长久使用会十分润滑。

翘镰是织苇席的用具,也有写作撬镰的,又称撬刀,铁质,约一尺来长,半寸来宽,月牙弯形,有槽,前端是弯曲上翘的尖,后头带有短柄,有的安装木柄。翘镰的作用是在织席的时候将苇篾翘紧,以便强化苇席的密度和续插篾子,使之更加平整细密。

冀东一带无竹,篾编用材多用芦苇。借助这些简单而实用的小型工具,不仅会极大地提高效率,也使篾匠的编织器物更加精致和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