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过去了,由于工作坊的人数限制,并不是所有教研组成员都可以参与,但是几乎所有30岁以下的教师都有机会分批次进行课例研修。三轮的工作坊每次都能给教师留下些知识,这些知识的载体可以是书面或文字的,也可以是实践性知识在教学中的应用。而后者则是我们原初的追求,即如何带动这些青年教师顺利发展。
为了更好回应原初的问题,我们想要探究的是:(1)课例研究之后给教师留下了什么?(2)不同类型教师的发展有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