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的设计

(二)研究的设计

教学视频一直是衡量教师专业知识和促进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采用视频的研究方法,有助于相对客观地回到现场,在真实的细节中观察和讨论。在分析教师专业眼光的研究中,我们通过提交视频和分析视频展开分析,其中国内以夏雪梅博士为代表做了典范探索。[14]

针对课例研究工作坊而言,教学视频已经是在三次课的研讨中被教师观看和分析了。而参与教师提交真实教学视频片段的做法会出现如下状况:“从提交的视频来看,没有完全呈现生生互动的视频,大多数是师生互动加上对合作学习的全班扫描,而在这些扫描中是听不到学生具体的话语的。”[15]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真实教学情境中现有录像技术无法达到清晰录音的效果。这样技术的原因束缚了教师的真正的眼光。因此,我们采用了请教师设计视频,并对视频解释的方式。同时,我们借鉴夏雪梅提出的分析框架,并做了适度修改,产生了数据分析使用的两个编码表,见表5.2和表5.3。

表5.2 视频设计表现出的教师专业眼光的水平

(续表)

表5.3 研讨视频阶段表现出的教师专业眼光的水平

具体而言,我们请三位教师进行半结构性的深度访谈,访谈问题提纲如下:

·请你设计一个视频,这个视频最能代表我们追求的课堂教学片段。

·你为什么会这样设计?请详细解释这个视频的具体内容和细节,例如有谁,具体内容或情节是什么,教或学的方式如何,等等。

·请你回忆刚刚结束的教研活动中,大家都是如何进行研讨的。如果换成你,设计一个课后研讨视频你会怎么做?请具体描述。

·课例工坊结束后你的日常教学活动有何变化?

根据如前编码框架中的内容维度,两个评分者对这些对话进行编码。两位研究者在前期挑出一些有争议的片段共同讨论,达成共识,再独立编码,最后筛选出典型话语片段。

访谈对象选择了三位教师参与,这三位在教龄、参与轮次、参与角色上都有明显差异。具体如表5.4所示。

表5.4 编码分析示意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