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序经验的链接策略

一、前序经验的链接策略

学习信息加工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丹博(Dembo)以大脑的信息加工的过程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有关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的模式。[1]外部刺激信息先进入感觉登记器,而后进入工作记忆;工作记忆中主要有注意、操纵信息,以及组织和帮助信息提取等。从图3-1-1中可以看出,在工作记忆中,“执行控制”表示已有经验对现在学习过程的影响。人们生成对所知觉事物的意义,总是与他们以前的经验相结合的。人脑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入的信息,而是主动建构新的信息、新的知识。从这个角度讲,关注学习的前经验、前概念,会对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

图3-1-1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链接策略之一,关注生活经验。学生在进入学习之前,都带有一些生活认知,这些认知或许能够促进概念的生成,或许会起到反向的作用。下面以“认识三角形的高”一课中的一个教学片段为例。

材料:树高( )米?

问题1:琳琳想知道这棵树有多高,她要量①号、②号还是③号线段?

结论:量③号线段,树高是树顶到地面的垂直线段。

问题2:台风来了,树被吹倒了,这时树高是变高了、变矮了还是没变?

结论:不管树是怎样的,树高都是树顶到地面的垂直线段。

从上面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认识三角形的高,它与生活中的高有一致的部分,又有不一致的地方。第一个问题,学生通过调动已有的经验,明确了树顶到地面的垂直线段就是树的高。教师于是提出第二个问题,即如果树被吹倒了,这时树的高指的是什么,让学生再次明确了树的高是什么。连续两问,不仅巧接了学生的原经验,更提升了学生的数学认知。

链接策略之二,关注思维经验。学生原有储备中除了知识,还有思考问题的方法。因而,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把已有的方法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新概念的建构中去。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是通过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找到图形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面积公式。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面积守恒是前提,转化是重要的思想方法。

师:大家通过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请大家来交流一下。

生1: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将平行四边形剪开,再平移,就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

生2: 我们还可以沿着不同的高将平行四边形剪开,再平移,将其转化成长方形。

师:仔细观察转化后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1: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生2:长方形的周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不一样。

生3:转化后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师:对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我们正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面积相等的长方形。

又如,研究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这时思维方法的迁移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需从转化的角度去思考不同的问题,进行思维方式的调整。可以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或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其本质就是构造一个图形,通过计算两倍面积来推导单个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或用面积守恒定律进行推导。因此,在推导三角形或梯形的面积公式时,教师应呈现等积变形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转化后的图形和转化前的图形有什么不变的地方,得出它们的面积没有发生变化的结论:求出转化后的图形的面积,也就得出了三角形的面积。

图3-1-2

两种推导方法都需要学生迁移运用原有的思维方式。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思维方法,这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