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目标达成的评价

第一节 对目标达成的评价

在“用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依据课程标准设定相应的目标体系,并以此对学生进行学习的评价。学习目标指的是学生经过学习后所产生的结果和行为的变化,是质量标准。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全体学生需要达成的目标底线,也就是基础性目标,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性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可能。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天赋、特性、偏好、天生优势,也有不同于别人的弱点。在经历同样的数学活动过程时,如果教师以统一的标准对所有学生进行评价,犹如工厂生产产品,结果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缺乏个性和创造力。其实,不同的学生因认知基础、认知特点、认知水平的不同,数学发展也不尽相同。所以,教师要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呈现学力的层次性和思维的多样性,凸显个性化的特征。

强调对目标达成的评价——“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学得怎么样?”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