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文精神的感悟

二、数学人文精神的感悟

从人的素养发展的角度看,数学学科不仅承担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任务,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人的因素,忽视学生作为个体的因素,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感受,忽视学生在价值、个性等方面的发展,把数学学科中所蕴含的人文特色淡化了。而现在,人文和科学逐渐从分离走向融合,科学人文精神得到大力倡导。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各自都会形成对数学的独特感受,这个感受来自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的过程,来自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的体验,来自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的经历。下面是学生在实践统筹法[8]过程中的独特视角和体会。

在学习了“合理安排”一课之后,教师布置了实践性作业:用学到的统筹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记录下来。小米同学准备为外婆和妈妈做一顿午饭,包含三菜一汤,他设计了以下工作流程(如图3-4-1所示)。

结果时间是节约了,但是吃饭时鱼已经有点凉了,而汤还烫嘴。于是小米同学根据生活经验,调整了做菜的顺序(如图3-4-2所示),让家人吃到了暖胃又暖心的菜。

图3-4-1 合理安排流程图1

图3-4-2 合理安排流程图2

从上述案例中可见,统筹法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知识点,它促进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表达认识,去创造生活中的美好。陶行知先生说:“书里有真知识和假知识。读它一辈子不能分辨它的真假,可是用它一下,书的本来面目就显了出来,真的便用得出去,假的便用不出去。”通过生活实践的检验,学生的知识活化了,成了真正可以延展能力的“真知”。

【注释】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84.

[2]余文森.课堂教学:远程研修实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5.

[3]本课由周静珠名师工作室胡冬南老师教学,具体详见第六章。

[4]本课由周静珠名师工作室岑春丰老师教学。

[5]本课由周静珠名师工作室叶盈盈老师教学,具体详见第六章。(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小学数学教师》2021年第6期)

[6]刘颖,苏巧玲.医学心理学[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7:27.

[7]本研究主题由海曙中心小学张沛然同学实践,周静珠老师指导。(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小学数学教师》2022年第1期)

[8]本研究主题由宁波市实验小学李昶熠老师实践,周静珠老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