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体验型学习活动指导要点
2025年11月27日
第二节 操作体验型学习活动指导要点
操作活动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和教师提供的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着探索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在小学阶段,教师通常会编排和设计大量的操作活动,简单的如摸一摸、量一量、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稍复杂的如在具体情境中购物、使用尺或天平等工具进行测量等,这些都是常见的数学活动。为什么在操作中体验是“用学”的一种重要形态?一方面,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思维更是依赖表象的支撑,操作活动可以让抽象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丰富的表象。同时,相对于枯燥的知识讲授,操作活动是学生喜欢进行的活动之一。另一方面,这也符合人们探索知识和学习的一般过程。操作活动可以让学生亲历探索的全过程。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指出:“思维是从人的动手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 发展。”
操作体验型学习活动,将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积累相联结,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性学习。操作体验型学习活动强调在操作中感知,让学生经历与知识相关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不断感知、积累、细化,为进一步理解打下基础;强调在操作中内化,就操作的感受进行数学交流,让众多信息交流碰撞,使思维从表层走向深入;强调在操作中发展,所有活动的设计都围绕数学的发展,将提升学生的思考力作为终极目标,在每一次操作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把感性经验提升到理性 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