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斯坦福大学与创新
斯坦福大学从建校之初,就以创新为主题。斯坦福大学的校徽上有一棵树,那是一棵坐落于附近公园小河旁的红杉树,上面印着德语“DIE LUFT DER FREIHEITWEHT”,中文译为“自由之风永远吹拂”,代表学校师生能自由地从事教学和相关的学科研究。校训只有一句话:让自由之风劲吹。这是非常有力的宣言。
斯坦福大学不崇拜任何传统,不为任何人所阻碍。在过去近130年中始终秉承这样的信念,不断创新和发展,直到今天,它已是一个富可敌国的大学。2011年,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有两位教授做过一个详细的统计报告,发现当时大概有4万家企业可以寻根到斯坦福大学,若把这些企业的产值加起来,相当于世界第十大经济体。更有意思的是,在地理上,斯坦福大学还被很多富可敌国的公司所包围,学校东部是谷歌(Google),南部是苹果(Apple),北部是脸书(Facebook),西部还有众多风险投资公司。
一、硅谷智慧之源
斯坦福大学为硅谷提供了高新科技研发的灵魂——智慧。斯坦福研究园区就是将斯坦福大学的智力和企业财力结合起来的产物。对于硅谷的公司来说,它们的成功,并不仅取决于市场、原料或员工的素质,而更取决于能及早地取得斯坦福大学研究成果的技术转让。由于斯坦福大学从事着高新科技的研发工作,企业必须既尊重斯坦福大学的学术理念,又发挥它的智慧。企业通过为大学提供研究资金、设备,或作为合作方直接参与研究,有效地把斯坦福大学的最新成果应用于工业。对公司来说,可以获得高效的技术转让;对斯坦福大学来说,它能获得大量科研资金。在硅谷,资助斯坦福大学的那些雄心勃勃研究计划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来自那些与斯坦福大学合作过的公司。[1]
二、哈索·普拉特纳设计学院
哈索·普拉特纳设计学院,全名Hasso Plattner Institute of Design,简称 D.School,由知名设计咨询公司IDEO创始人、斯坦福大学教授大卫·凯利(David Kelley)创办,因接受欧洲最大软件公司SAP创始人哈索·普拉特纳(Hasso Plattner)的捐助而得名。
D.School的众多设计项目被苹果(Apple)等公司收购,所培养的设计人才和工程师被硅谷的科技公司争相招聘,原因就在于 D.School的创新教学模式强调了设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回归到了设计的实践属性;强调了跨院系合作,其教学宗旨是以设计思维的广度来加深各专业教学的深度。 D.School跨学科合作的目标早已为人熟知,但是在操作层面一直困难重重,问题就在于本位思考不容易被打破。值得注意的是, D.School相比于其他设计学院有三点特别的地方:
第一,它在硅谷,与硅谷各种传奇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二,与斯坦福大学的商学院关系密切,就像 D.School的同学会笑称:“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同僚在和别家商学院的人侃大山的时候都会说,你们做的事情我们都会做,而我们还有 D.School,我们有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
第三,有一套通俗易懂的理论根基作为行为准则,也就是设计思维。但它其实也并不是那么的神秘,了解其中思考的方法并加以实践就能熟练起来。
设计思维相对于一种设计方法来说,更像是一份“菜谱”。它会告诉你烧菜的步骤、烧菜的时间,等等,但是每个人用它炒出来的东西都不一样,可以有不同的口味、不同的原料和配料,而跟着这本菜谱仔细做,一般不会做得太难吃。设计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有几个特定的步骤,可适用于不同的项目和人。
三、创新的鼓励机制
斯坦福大学对于创新的鼓励机制可以归结为几点:它非常强调对工业界的建设和对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在鼓励创新的同时,没有忘记支持多学科的发展;富有远见地对企业进行投资,并设有一个特别的机构帮助师生解决与创业有关的法律问题。
作为硅谷的中心,是斯坦福大学的第一大特点。硅谷的壮大不完全是市场驱动的过程,这其中少不了斯坦福大学校长、领导的主动参与。特别是第五任校长华莱·史德龄(Wallace Sterling)提出,硅谷这个地方有很好的工业基础,斯坦福大学应该好好利用,把它发展成一个以学府为中心的创新工业园。为此,学校专门建立了一个研究园,把土地租赁给像惠普那样的企业,孕育出了大概140家公司,学校里的学生也可以在这里工作。美国很多高校向来只注重研究,特别是东部的学校,注重博士生的培养;但斯坦福大学反而很注重对硕士生的培养,为大公司提供硕士人才。一个大公司必须有领导,必须有最顶尖的科学家,但也必须有很多做基础工作的人,斯坦福大学在这方面做了很多贡献。斯坦福大学和其他大学的另一个区别是,它给学生提供很多实用的课程,比如工程学院里有一些课程是教授如何建立一个创新企业的。在互联网发展特别快的20年里,当其他大学还没有预料到互联网将如此蓬勃壮大时,斯坦福大学就在计算机系课程里加入了实用的内容,且这些课程向全校学生开放。
斯坦福大学对创新机制的另一个有效贡献是,注重跨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假如你进入了斯坦福大学任何一个学科的博士生项目,那么你就可以同时申请各系的硕士生。
另外,斯坦福大学鼓励不同院系教师之间的合作,还设置了很多跨学科中心。比方说,学校有一个数学与工程研究中心,这个中心本身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编制的教授,但它有自己编制的学生,它的教职工群体由来自不同院系的教师组成。这个中心会招硕士生和博士生,这些学生可以找任何一个系的老师做导师以完成学业。后来这个中心的不少学生都成了创业公司的企业家。
斯坦福大学在注重创业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多学科的平衡发展,它的每个学科都名列前茅,应用科学和人文科学有效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斯坦福大学特别重视人文教育,如本科教育里就设置了很多人文必修课。
【注释】
[1]洪瀚.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创新[J].同舟共进,2017(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