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创业机会的五大来源
创业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机会主要来自五个方面:
(一)问题
创业的根本目的是满足顾客需求。而顾客需求在没有满足前就是问题。寻找创业机会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善于去发现和体会自己和他人在需求方面的问题或生活中的难处。比如,上海有一位大学毕业生发现远在郊区的本校师生往返市区交通十分不便,创办了一家客运公司,就是把问题转化为创业机会的成功案例。
(二)变化
创业的机会大多产生于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环境变化了,市场需求、市场结构必然发生变化。彼得·德鲁克将创业者定义为那些能“寻找变化,并积极反应,把它当作机会充分利用起来的人”。这种变化主要来自产业结构的变动、消费结构的升级、城市化的加速、人口思想观念的变化、政府政策的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全球化趋势等诸方面。比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私人轿车的拥有量将不断增加,这就会派生出汽车销售、修理、配件、清洁、装潢、二手车交易、陪驾等诸多创业机会。
(三)创造发明
创造发明提供了新产品、新服务,能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同时也带来了创业机会。比如随着电脑的诞生,电脑维修、软件开发、电脑操作的培训、图文制作、信息服务、网上开店等创业机会随之而来。即使你不发明新的东西,你也能成为销售和推广新产品的人,从而给自己带来商机。
(四)竞争
如果你能弥补竞争对手的缺陷和不足,这也将成为你的创业机会。看看你周围的公司,你能比他们更快、更可靠、更便宜地提供产品或服务吗?你能做得更好吗?若能,你也许就找到了创业机会。
(五)新知识、新技术的产生
在现有或常见的产品或事物的基础上,将新知识、新概念或新技术运用于产品或事物中,产生新的创意点,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例如,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围绕“水”就衍生出了许多创业机会,上海就有不少创业者加盟“都市清泉”而走上了创业之路。

1968年,杨致远(JerryYang)生于中国台湾,少时学习不算勤奋,甚至有点儿懒,但成绩相当优秀。刚到美国时他曾有过一段学习黑暗期,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他便融入了这个异国他乡。1990年,杨致远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离家不远的斯坦福大学,只花了四年时间就获得了学士和硕士学位。大学期间结识戴维·费洛(DavidFilo),两人的邂逅和结交无疑是雅虎成功的关键因素。
1994年4月,杨致远和戴维·费洛在网络上寻找资料的过程中,收集了很多自己感兴趣的站点并加入书签,以便查找。他们把这些书签按类别整理好,编制成软件,当时这个软件的名字是“JerrysGuidetotheWorldWideWeb”(杰瑞全球咨讯网指南)。
1994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杨致远与戴维·费洛为他们的网站取了一个很特殊的名字:Yahoo!,1995年上半年,杨致远和戴维·费洛毅然放弃了即将完成的博士学位,一边精心打造他们的网站,一边积极地与风险投资公司接触。SequoiaCapital公司慧眼识金,1995年4月给Yahoo!投资了400万美元,帮助他们成立了公司。同时,SequoiaCapital公司还找来了一位合适的经理人来帮助他们主管事务,而这位经理人上任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让公司成为一个赚钱的公司。Yahoo!公司的成立,无疑给两位年轻人注入了更多的激情和鼓励。
1996年3月7日,Yahoo!股票正式上市,4月12日正式交易,正值周五,股票最初定价13美元,而开盘就达到了24.50美元,交易狂热,平均每小时转手6次之多,股价一度飙升至43美元,最终以33美元收盘。Yahoo!市场价值达到8.5亿美元,是SequoiaCapital公司投资时的200倍。
1998年,《福布斯》杂志推出高科技百名富翁,杨致远以10亿美元的财富跃居第16位,超过了冠群CEO王嘉廉,成为高科技中的华人首富。1999年,杨致远和戴维·费洛已成为网络媒体公司的舵手,公司市场价值高达390亿美元,而杨致远的纸面财富则达到了75亿美元。
从2001年开始,与雅虎相关的消息大多不再涉及技术和业务,更多的则是管理层变动、首席执行官换人以及与投资者纠纷等。雅虎是生态调整的失败者,因过早受到资本市场牵制、经理人主导及技术人员边缘化,导致创新不足、整合不力。
2016年美国雅虎公司宣布以48.3亿美元向美国电信运营商韦里孙公司出售核心业务,并退出信息技术行业,转型为一家投资机构。
沉沦,市场因素有之,企业内在因素甚之。雅虎传奇有始有终,但愿能为后代创业人士提供借鉴。
讨论:
(1)雅虎的创业给你什么启示?
(2)以雅虎公司为例进行研究,并做风险分析。比较市场、产品、团队和财务这四个方面的风险,评估哪个是最大的风险,并建立相应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