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的概念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资产是指公司个人拥有的具有货币价值的东西,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知识产权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8世纪中期的德国,主要是指对文学领域的创作成果的专有权。后来随着知识产权意识的增强,知识产权的范围也有所拓展。从法律角度来看,知识产权是指特定主体在有限时间和有限地域范围内对于其所创造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民事权利的特殊无形财产权。除此之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知识产权进行了如下定义,即知识产权指的是智力的创作和发明、文学与艺术作品、商务中使用的标志与名称、图像与外观设计等。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各类权威组织和学者等还针对知识产权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与补充,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中对知识产权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其主要包括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权利,表演艺术家的演出、录音与广播的权利,人类在一切活动领域中的发明权利等8项内容。除此之外,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中也对知识产权的范围进行了界定,包括版权与邻接权、商标权、地理标识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等7项内容。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随着人们知识产权管理意识的增强,知识产权所包含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充。知识产权包含了人类在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内创造的一切成果,且知识产权的概念和范围也会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与进步而不断增加。总的来说,知识产权是人们对某项作品或发明所拥有的权利,且可就其申请专利权、版权、商标权等,是个人或公司拥有的有价值的无形财产。其中专利权是指对产品或生产产品的方法、改进的技术方案的权利。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的作者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著作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著作人身权,二是著作财产权。商标权保护即针对商标实施的保护权利,而商标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大多是经营者、生产者为了对商品进行区别,在商品包装、服务标记中使用的标识。商业秘密是指带有不公开性质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这些信息通常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利益,因此通过采取相关保密措施,能够令企业在竞争中具备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在现代商业竞争环境下,商业秘密的保护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方方面面。商业秘密包括两个类别,分别为技术信息与经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