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利益相关者

三、外部利益相关者

创业团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创业团队是指具有共同目的、共享创业收益、共担创业风险的创建新企业的一群人。他们提供一种新的产品或服务,为社会提供新增价值。广义的创业团队不仅包含狭义的创业团队,还包括与创业过程有关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如风险投资商、服务提供者、专家顾问、业务合作伙伴等群体。

(一)服务提供者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发展,创业者从最初摸着石头过河、遍地开花、野蛮生长,逐步向科学规划、精耕细作的创业过渡。而这同时对创业服务提供者提出了更大挑战,如何为创业者提供更加精准、更有成效的服务,成为当务之急。

创业孵化基地是指以政府为创业者搭建的制度性、智能化的服务平台,经市、县人力社保部门、财政部门认定,能为入驻的初创小微企业和个体创业者提供基本的生产经营场地、有效的创业指导服务和一定期限的政策扶持,具有持续滚动孵化和培育创业主体功能的各类创业载体。

2018年9月26日,《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正式公布,其中提到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创新创业环境全面升级。当下,不断升级的“双创”服务,正以春风化雨润泽万物之姿,为创业者带来越来越贴心、越来越实惠的创业服务。

1.创业平台更专业,创业服务更贴心

在各类社会资源有效汇聚下,创新创业资源共享平台更加完善,市场化、专业化众创空间功能不断拓展,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创业投资持续增长并更加关注早中期科技型企业,新兴创新创业服务业态日趋成熟。

2.创业服务送上门,打通“最后一公里”

面对如火如荼的“双创”热潮,如何打通创业政策实施的“最后一公里”,“放”出活力,“管”出水平,“服”出成效,是摆在政府部门面前的一项课题。

3.服务下沉到乡村,创业扶贫显威风

据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均每名返乡创业者大概能带动4个左右新就业岗位。通过对全国2000个村进行监测,2017年第四季度返乡农民工中,有10.9%的人员选择了创业。

另据农业农村部相关数据,截至2018年11月,全国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人员达740万人,非农创业人员达到300万人,增幅均保持在两位数左右。

返乡下乡创业热潮的蓬勃发展,与政府相关部门将创业服务、创业培训及创业贷款送到田间地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创业咨询顾问

1.创业经营管理咨询顾问

自主创业已成为中国众多劳动者的谋生选择,但由于缺乏创业的技能和经验,创业服务的环境条件差,许多创业者最后以失败而告终。目前各地对创业咨询师的需求很大,迄今已有300多个城市开展创业培训,并提供创业支持服务。

目前,虽然从事创业咨询、指导和培训工作的人员众多,但无论是公共服务机构内的工作人员、专家和讲师,还是市场服务机构内的咨询和培训人员,都没有受过创业咨询业务的规范化培训,缺乏统一的从业标准和服务规范,创业服务的效果难以保证。确立创业咨询师这一新职业,可以满足广大创业者对创业咨询和服务的巨大需求,它对改善我国的创业环境和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拉动就业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创业法律顾问

(1)为创业公司理顺股权结构。

创业公司要理顺的股权结构有两部分:对外和对内。

对外指和投资人的关系怎么处理。比如:拿哪种货币进行投资,人民币还是美元?这决定了公司的架构是内资公司模式还是VIE(境外融资)模式。拿多少投资?出让多少股份?这决定了公司的股权比例和出让股份的价格。审查投资合同也很重要,几十页甚至上百页的投资合同,更需要律师帮你把关,规避风险。

对内指创业者团队内部的股权划分和员工期权制度的建立。比如:是不是所有创业者团队成员都要到工商局登记股份?建议最好不要超过5个人。这决定了创业团队中有没有隐名的持股人。隐名的持股人要和显名的持股人签订《代持协议》。创业者团队成员是不是要签《一致行动人决议》?这决定了股权的投票方式。期权制度如何设立?考核方式是什么?要给将来可能加入团队的合伙人预留多少股权?这些问题都要综合考虑。

(2)为创业公司理顺公司管理制度,尤其是劳动和知识产权归属制度。

规范的劳动制度是公司管理和永续经营的基础,包括劳动合同、符合劳动法律程序要求的内部规章制度、保密协议、知识产权归属协议、竞业限制协议等。

公司也需要经验丰富的外部律师帮助公司建立劳动管理体系。每一个公司都会招聘、辞退、解雇员工,如果没有规范的劳动制度,企业在劳动关系处理中总是处于被动地位或者劣势时,创业者一定会苦恼。

保密协议、知识产权归属协议主要是为公司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公司商业秘密。竞业限制协议则是防止大公司挖人。因为大公司,尤其上市公司经营的合规性要求高,不会为了一个人坏了规矩,如果收到律师函,他们一般不用被挖的人。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年代,这些合同和制度的文本基本上在网上都可以找到文件模板。资金比较紧张的团队,可以直接下载使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公司、每个项目的情况各有不同,不可能存在一个“用之四海而皆准”的文件模板。一份合格的法律文件,一定是在充分了解双方的意图和细节之后,用法律术语表达出来,而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条款拼凑。创业者一般不是法律专家,如果要到出问题才发现自己的合同有问题,这个代价就太高了。

(3)为创业公司规范商业模式。

规范商业模式分设计阶段和执行阶段。创业公司很多是颠覆原有行业商业模式的,既然要颠覆,就可能坏了原来行业的规矩,在商业模式设计阶段,律师可以帮助判断风险点在哪里,风险有多大。

在执行阶段,律师可以帮助创业公司草拟与用户的协议、与重要商业伙伴的协议。除了草拟协议外,审核协议也很重要。创业公司和大公司合作,一般会用对方的文本,且修改空间有限,很多合同十分苛刻,律师可以帮助创业公司找出合同的主要风险点,创业者也就可以自行做出是不是要和大公司合作的决策。

(4)发生诉讼时,为创业公司处理公司诉讼。

如果发生诉讼,作为法律顾问的律师可以转换为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在第一时间与管理者讨论起诉或应诉策略,收集证据。因为律师在为公司做法律顾问的过程中,对公司的具体业务细节更加熟悉,彼此已经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在处理公司的诉讼事务时,会比临时委托的其他律师更有优势。

3.创业者融资财务顾问

针对创业者,融资财务顾问能够提供以下帮助:

(1)梳理融资思路。分析市场上有哪些可比项目,现在都处在什么阶段;发掘、提炼项目的优势,同时用投资人的语言更好地表达出来;为项目融资规划提出专业化的建议,比如何时融资,第一轮融资多少合适,估值多少。

(2)帮你对接合适的投资人。介绍最契合企业发展形态和风格的投资机构,并联系最适合的投资经理,避免出现“鸡同鸭讲”的尴尬局面,提升沟通效率和投融资成功概率;作为第三方从中斡旋,促进双方的沟通。

(三)公司外部的业务合作伙伴

在现代市场经济下,企业之间讲求竞争合作,追求双赢的市场效果。创业团队更是如此。单纯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不一定能够获得理想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需要利用外部环境、合作伙伴的资源来提升业绩。外部合作伙伴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资源借用

资源借用是指企业以较低的成本为代价,直接把外部资源作为企业的资源来使用。市场竞争中的借用资源包括借用合作伙伴的营销渠道、借用竞争对手的市场资源开发新品牌、借用生产基地加工产品等。

2.资源互补

资源互补是指企业为了利用外部营销资源,通过交易获取资源的方式。企业内部资源的功能毕竟有限,如果在竞争中缺乏关键资源,就必须通过交易或者交换的方式来获得这种关键资源。例如,企业为了获得一个目标市场而购买该区域内竞争对手的品牌,为获取某一目标市场的信息而购买专业公司提供的市场竞争情报,为获得科学的营销方案而购买咨询公司的企划案,等等,都是外部资源交易的方式。

3.业务协作

业务协作是指企业为了更好地利用获得的对手资源,而与资源的拥有者以契约为纽带,以互利为条件进行的短期合作方式。这种合作往往带有一定的约束和激励条件,以促进双方更好的合作。例如,企业为了稳定上游的供应商资源,与供应商签署合同,通过稳定淡旺季价格的方式来约束和激励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