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完美的团队

二、完美的团队

松下幸之助曾说:“一个人的才干再高,也是有限的,且很多人往往是长于某方面的偏才。而将许多偏才融合为一体,就能组成无所不能的全才,发挥出无限的力量。”

我们常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完美的团队组合应该是这样的,有人提出想法,有人策划执行,有人提供后勤支持,有人冲锋陷阵,团队成员互相配合,发挥彼此的优势,将团队特质进行最优化的匹配,成功的概率会大大提升。从管理学角度讲,不管是狼性团队、蚂蚁军团,还是雁行模式,志同道合且目标明确,相得益彰又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又合理配置,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名团队成员的作用,是创业者搭建团队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所在。

剑桥产业培训研究部前主任梅雷迪思·贝尔宾(MeredithR.Belbin)博士和他的同事们经过多年在澳洲和英国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著名的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即一支结构合理的团队应该由八种角色组成,后来修订为九种角色。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是,高效的团队工作有赖于默契协作。团队成员必须清楚其他人所扮演的角色,了解如何相互弥补不足、发挥优势。成功的团队协作可以提高生产力,鼓舞士气,激励创新。利用个人的行为优势创造一个和谐的团队,可以极大地提升团队和个人绩效。这九种团队角色分别为:

(1)执行者IMP(Implementer)。

典型特征:保守,顺从,务实可靠。

积极特性:有组织能力、实践经验,工作勤奋,有自我约束力。

能容忍的弱点:缺乏灵活性;对没有把握的主意不感兴趣。

在团队中的作用:把谈话与建议转换为实际步骤;考虑什么是行得通的,什么是行不通的;整理建议,使之与已经取得一致意见的计划和已有的系统相配合。

(2)协调者CO(Coordinator)。

典型特征:沉着,自信,有控制局面的能力。

积极特性:对各种有价值的意见不带偏见地兼容并蓄,看问题比较客观。

能容忍的弱点:在智能及创造力方面并非超常。

在团队中的作用:明确团队的目标和方向;选择需要决策的问题,并明确它们的先后顺序;帮助确定团队中的角色分工、责任和工作界限;总结团队的感受和成就,综合团队的建议。

(3)鞭策者SH(Shaper)。

典型特征:思维敏捷,开朗,主动探索。

积极特性:有干劲,随时准备向传统、低效率、自满自足挑战。

能容忍的弱点:好激起争端,爱冲动,易急躁。

在团队中的作用:寻找和发现团队讨论中可能的方案;使团队内的任务和目标成形;推动团队达成一致意见,并朝向决策行动。

(4)智多星PL(Plant)。

典型特征:有个性,思想深刻,不拘一格。

积极特性:才华横溢,富有想象力,有智慧,知识面广。

能容忍的弱点:高高在上,不重细节,不拘礼仪

在团队中的作用:提供建议;提出批评并有助于引出相反意见;对已经形成的行动方案提出新的看法。

(5)外交家RI(ResourceInvestigator)。

典型特征:性格外向,热情,好奇,联系广泛,消息灵通。

积极特性:有广泛联系人的能力,不断探索新的事物,勇于迎接新的挑战。

能容忍的弱点:事过境迁,兴趣马上转移。

在团队中的作用:提出建议,并引入外部信息;接触持有其他观点的个体或群体;参加磋商性质的活动。

(6)审议员ME(MonitorEvaluator)。

典型特征:清醒,理智,谨慎。

积极特性:判断力强,分辨力强,讲求实际。

能容忍的弱点:缺乏鼓动和激发他人的能力,自己也不容易被别人鼓动和激发。

在团队中的作用:分析问题和情景;对繁杂的材料予以简化,并澄清模糊不清的问题;对他人的判断和作用做出评价。

(7)凝聚者TW(TeamWorker)。

典型特征:擅长人际交往,温和,敏感。

积极特性:有适应周围环境及人的能力,能促进团队的合作。

能容忍的弱点:在危急时刻往往优柔寡断。

在团队中的作用:给予他人支持,并帮助别人;打破讨论中的沉默;采取行动扭转或克服团队中的分歧。

(8)完成者CF(Completer/Finisher)。

典型特征:勤奋有序,认真,有紧迫感。

积极特性:理想主义者,追求完美,持之以恒。

能容忍的弱点:常常拘泥于细节,容易焦虑,不洒脱。

在团队中的作用:强调任务的目标要求和活动日程表;在方案中寻找并指出错误、遗漏和被忽视的内容;刺激其他人参加活动,并促使团队成员产生时间紧迫感。

(9)专业师SP(Specialist)。

典型特质:专心致意,主动自觉,全情投入。

积极特性:能够提供不易掌握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能容忍的弱点:只能在有限范围内做出贡献,沉迷于个人专门兴趣。

在团队中的作用:在熟悉的领域内攻克团队中的难题。

不同的角色组成,暂不去纠结这九种角色是否全部都要具备,也先不去深究梅雷迪思·贝尔宾提出的角色组成是否考虑到了初创期的企业,建议创业者参照这一理论去搭建自己的团队,怀着一颗艺术的心去不断寻觅和完善。

路易斯·李奇和珍·古道尔

1934年4月3日,珍·古道尔(JaneGoodall)生于英国伦敦,幼年的珍·古道尔对自然、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她的学生生涯中止于1952年。从学校毕业后,珍·古道尔尝试过许多工作,担任过秘书、电影制片助理等工作。1957年,珍·古道尔为了完成动物研究的夙愿,来到了东非的肯尼亚,在那里遇到了当时名气很大的人类学家路易斯·李奇(LouisS.B.Leakey),路易斯·李奇给了珍·古道尔一份旨在揭示原始人类行为模式的灵长类动物研究计划。1960年,26岁的珍·古道尔在接受了路易斯·李奇博士对她进行的野外技能考察后,在母亲的陪同下启程来到坦桑尼亚坦噶尼喀湖畔的贡贝河自然保护区进行黑猩猩的研究计划。最初珍·古道尔的研究并不被看好,质疑者指出她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科学训练,认为一个成长在都市的年轻女子无法应对非洲丛林的严酷环境,他们声称珍·古道尔的研究不会坚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珍·古道尔不仅在非洲丛林深入下来,而且取得了惊人的发现,她在坦噶尼喀湖的野外研究显示,黑猩猩能够选择和加工工具,用以从蚁巢中钓取蚂蚁,这一发现打破了长久以来“只有人类才会制造工具”的观点,为人类学和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引入了全新的资料。由于珍·古道尔在这一领域的发现,1965年她获得剑桥大学颁发的动物行为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的珍·古道尔并没有留在舒适的城市和实验室,而是回到坦噶尼喀湖畔的贡贝河自然保护区,利用获得的捐助建立了贡贝研究中心,专门进行黑猩猩的研究。这家研究机构也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对黑猩猩连续进行近50年野外观察的研究所。

1977年,珍·古道尔建立了珍·古道尔研究会,致力于推进全世界范围的野生动物保育和环境教育计划,研究会资助了贡贝河研究中心、动物庇护所、黑猩猩动物园等动物保育项目,并于1991年启动了根与芽环境教育项目,该项目是目前最具影响的面向青少年的环境教育项目之一。

1984年,珍·古道尔又主持成立了动物庇护所和黑猩猩动物园,前者用于收养那些由政府没收的被走私的幼年黑猩猩,后者则主要收留那些遭到非法捕猎的黑猩猩,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类人猿研究基地。

近年来珍·古道尔将她的全部时间用于宣讲黑猩猩的行为和环境保护,在世界各地巡回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