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企业的法律事务

·了解律师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创新与法律保护之间的关系。
·了解知识产权的一些基本作用、专利的作用,以及保护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重要性。
·学会区分不同层次的利益相关者或股东,梳理全球化企业需要承担的特定法律责任。
【关键词】
资产、商标、知识产权。

被判商标侵权!日本“无印良品”输给了北京“无印良品”
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下称棉田公司)系第7494239号“无印良品”商标(下称涉案商标)的所有权人,该商标注册于2001年,核定使用在第24类“棉织品、毛巾、毛巾被、浴巾、枕巾、地巾、床单、枕套、被子、被罩、盖垫、坐垫罩”商品上。北京无印良品成立于2011年6月,棉田公司为其投资人之一。2011年6月,棉田公司授权北京无印良品在中国独家使用涉案商标,用于商标项下指定商品的生产、销售及宣传推广。
1980年诞生于日本的“无印良品”,属于株式会社良品计画,在全球注册“无印良品”和“MUJI”商标。该品牌在2005年进入国内,开设上海无印良品子公司,从2012年起,在中国以每年30~50间店铺的速度扩张,受到不少国内消费者的喜爱。
在国内的商标问题上,日本无印良品陷入了漫长的纠纷中:海南南华实业贸易公司于2000年在第24类商品注册了“无印良品”商标,后于2004年被转至北京棉田纺织品公司。北京棉田又在2011年授权北京无印有限公司,在中国独家使用该有关商标,而棉田也正是该公司的投资方。
而日本无印良品的母公司良品计画在1999年向我国商标局申请注册了“无印良品”商标,但仅指定使用在第16,20,21,35,41类商品或服务上,且截至被异议商标申请注册日的2000年4月6日前,该公司并未向商标局申请在第24类商品上注册“无印良品”商标。
尽管北京棉田曾发布声明称,其对商标的注册完全与日本“无印良品”无关,但旗下的“无印工坊”实体店无论是室内装潢还是产品都与日本无印良品极其相似,究竟是不是“恶意抢注”,双方各执一词,难以界定。
2019年12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就无印良品侵犯商标权纠纷案作出终审判决,判株式会社良品计画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无印良品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在天猫“无印良品MUJI官方旗舰店”和中国大陆的实体门店发布声明以消除侵权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50万元及合理开支12.6万余元。
此案例根据无印良品MUJI官方微博及相关网络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