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危机公关的能力
无论是在人际关系中还是在工作中,遇到负面情绪,如懒惰、愚蠢、无能、平庸等,都极具破坏性。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文化应运而生。在短时间内利用网络传播消息、获得消息,成了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消息可以是善意的,但也可以变得很恶意。好事无人知,坏事传千里。通过消息传播一个人的坏名声,远比传播一个人的好名声容易得多。而且,一个人的坏名声往往很难摆脱。所以每一个创新创业者都要具有及时处理负面消息的能力,即危机公关能力。
危机公关并不是常规的公共关系工作,它只在组织发生危机事件时才存在的。在组织的发展道路上,出现危机事件是在所难免的。特别是现代社会中,在信息知识“爆炸”、社会变动复杂、企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更是增加了危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及时控制、降低或消除危机事件的不良影响,是每一个企业公关人员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那么,遇到危机事件时应该如何处理呢?
(一)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态发展
企业遭受突发性的公关危机,往往猝不及防,然而在此关键时刻,需要的是冷静,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态的蔓延。在当今信息传播快速的社会,遇到危机如不加以紧急控制,就可能使企业遭受灭顶之灾,损失惨重。而采取紧急措施,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形象与声誉损失降到最低点;另一方面则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使企业能了解危机事件的真相,并妥善处理危机。
(二)坦诚相告,表明诚意
企业一旦发生危机事件,便会受到社会和民众的关注,人们急于了解危机发生的真相,作为舆论代表的新闻界必然要来采访。此时,企业应该做的便是坦诚相告,表明诚意。如果一旦隐瞒了事实真相,往往会助长公众的怀疑,扩大危机的波及面,最后势必会使危机更难处理。
(三)调查情况,收集信息
对于突发性公共关系危机的处理,最终要建立在针对事件真相,采取相应、得体的公关措施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在灾难得到遏制、危机得到初步控制后,就要立即对危机的范围、原因和后果进行全面调查,查明原因,为公关危机处理决策提供依据,这是成功处理危机的关键所在。
(四)针对对象,确定对策
1.对组织内部的对策
(1)迅速成立相关专门机构。
(2)判明情况,采取措施,通告内部全体人员,统一口径,进行行动。
(3)奖励危机处理事件有功的人员,处罚事件的责任者,并通告相关部门,以平息民众之怒气,求得公众的谅解、支持与同情。
2.对受害者的对策
(1)认真了解受害者的情况,实事求是地承担相应的责任,并诚恳地道歉。
(2)冷静地倾听受害者的意见,及时了解和满足相关赔偿的要求。
(3)给受害者尽可能多的安慰,并尽可能地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
3.对上级主管部门的对策
(1)及时汇报。
(2)及时联系。
(3)总结报告。
4.对业务来往单位的对策
(1)传递信息。
(2)告知对策。
(3)当面解释。
(4)说明处理经过。
5.对其他公众的对策
(1)利用传播渠道说明情况。
(2)接待来访。
(3)公开道歉赔偿。
(五)评价总结,改进工作
企业在平息危机事件后,一方面,要注意从社会效益、经济效应、心理效应和形象效应等方面,评估消除危机的有关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实事求是地写出处理报告,为以后处理类似事件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要认真分析事件发生的深刻原因,收集公众对企业的看法、意见和议论,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改进企业工作,从根本上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六)制订危机传播处理方案
企业在处理危机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舆论,巧妙运用现代传播媒介,把企业驾驭危机的信心和胆略,危机的真相和处理危机的方法、进展,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公众,引导公众舆论,防止公众因误导而诱发不利于企业的联想。

“咖啡致癌”谣言刷屏
2018年3月31日,一篇名为《震惊!某品牌最大丑闻曝光!我们喝进嘴里的咖啡,竟然都是这种东西……》刷屏文章,导致此品牌突然迎来了一场公关危机!
文章作者为了增加“某品牌咖啡致癌”的可信度,还专门引用了美国加州洛杉矶法院的一纸裁定,要求某品牌必须要在所售咖啡的外包装上标示“有毒”提醒。因市面上出售的烘焙咖啡中,含有高浓度丙烯酰胺——一种有毒的致癌化学物质。
虽然大部分网友仍然将信将疑,但有关某品牌咖啡致癌的消息,导致负面舆论不绝于耳。
这时某品牌那无往而不胜的公关就发挥作用了:
第一步,及时反击,举报造谣的微信账号,邀请权威账号丁香医生辟谣;第二步,积极回应媒体,针对刷屏文章提到的“法院判决”,附上了全美咖啡行业协会相关公告的图片,用事实说话,安抚公众情绪,重新赢得公众信任;第三步,静待局势逆转。
在短短两天的时间内,某品牌就巧妙地将此危机化解,成功打了一场漂亮的自卫反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