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一、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一)固定型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天生的、固定的,不可被改变。他们只会对反映其能力高低的反馈表示兴趣,并且认为人是需要不断去证明的,害怕被评价,害怕冒险,遇到挑战就会退缩,并且担心自己出丑,只做能力之内的事情,故步自封。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比较重视外界的评价,当得到不好的评价后就会备受打击,他们不敢走出舒适区,以免犯错。他们希望自己看起来完美无缺,所以他们会拒绝努力。他们更愿意看到他人的不足,当出现问题后,总是第一时间指责他人。

(二)成长型思维模式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则认为,能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失败只是自我成长获取经验的一种途径。

成长性思维模式的人更重视自己的成长,即使得到不好的评价,也能坚持自己的信念,并且在批评中进步。他们能够准确评估自己和目标之间的距离,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们愿意不懈努力。他们更倾向于看到他人的长处,向他人学习。他们会对提高他们知识水平的信息高度关注,并且认为人的能力是不断成长的,他们会积极拥抱挑战,从错误中总结学习经验并不断努力进取,他们更关注如何激发自己的能力,把事情做得更好。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坚信敬业精神和努力工作态度可以培养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头脑和天赋只是起点。这一观点激发了人们对学习的热忱及坚韧不拔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人们能够取得伟大成就的关键。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与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的区别可归纳为表2-1。

表2-1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与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的区别

这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别,主要在于每个人对自身能力的看法和评价。

(三)思维模式的影响

思维模式之所以能够影响我们的能力和成就,主要在于: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会习惯性地逃避困难,他们不愿意走出舒适区,长此以往,思想僵化;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提高智商和能力,相信自己的潜力是未知的,暂时的困难和失败只是帮助自己进步的挑战,因此他们更能从做事过程中享受到乐趣,并对学习充满热情,即使碰到逆境、创伤、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也能很快调整、恢复,从失败中爬起来,不断地提升自己。

(四)成就公式

当孩子每一次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去学习新知识、迎接新挑战,大脑中的神经元会形成新的、强有力的连接,并激发更活跃的大脑活动,他们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由以下公式,就不难理解,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相比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更容易取得成功。

绩效=能力×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