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设计思维的五个基本步骤

一、实施设计思维的五个基本步骤

(一)共情

共情又称同理心思考。共情让设计思考者可以抛开他自己对世界的假设,以深入了解用户及其需求。

比如,你希望改善学校教室环境,那么,你就可以像学生一样,坐在课桌后面上一整天的课。或者,你希望学生们来解决班级纪律的问题,你可以让一位学生来做一天的老师

(二)界定需求

在收集到的信息基础上,需要更精确地定义需求。如“让学生的成绩更好”就不是一个精确的需求,而“提升学生在自习时间的专注力”则是一个切入点较明确的需求。只有精准定义需求,才能着手解决问题。

在界定需求阶段,可以把在共情阶段创建和收集的信息集中在一起,之后加以分析、观察,并对其进行综合处理,以便确定团队拟构建的核心问题。

应该设法用“以人为中心”的方式来提出问题。具体来说,不要将问题定义为愿望或者公司的需要。例如,“我们需要将年轻女孩的食品市场份额提高5%”这个问题就欠妥当,而“十几岁的女孩需要吃营养食物才能茁壮成长、健康成长”则是一个比较好的问题。

在界定需求阶段,团队中的设计人员收集想法,以确定特征、功能和其他任何可以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元素,或者至少帮助用户生成以最小的难度自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提出可以帮助人们寻找解决方案的问题,开始逐渐进入第三个阶段,即生成想法阶段。

例如,可以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鼓励人执行有利于他们的行动,并且还涉及公司的食品或服务?”

(三)生成想法

在设计思维过程的第三阶段,设计师已经准备好开始产生想法。在共情阶段理解了用户和他们的需求,并且在界定需求阶段分析和综合观察结果,并以人为中心陈述了问题。有了这个坚实的背景,团队成员可以开始“跳出框框思考”,在创建的问题陈述中,找出新的解决方案,并且可以开始寻找替代方法来察看问题,这个步骤可以看作是头脑风暴阶段。围绕上一步定义的需求,跳出局限,打破惯性思维,天马行空地提出各种各样的点子。不是一定要想到好点子,而是要在一百个点子里选出最好的。

这一阶段有很多的创意技巧,如头脑风暴和SCAMPER法(又简称为奔驰法),主要用于改善制作过程与改良产品,通过7个切入点:替换(Substitute)、整合(Combine)、调整(Adapt)、修改(Modify)、其他用途(PuttoOtherUses)、消除(Eliminate)与重组(Rearrange),检核是否具有调整现状的新构想。

(四)原型制作

这个步骤是要做出粗糙、简单的产品或产品中的特定功能的原始模型,用于测试上一阶段提出的解决方案。原型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产品的模型,也可以是一个小规模的环境或过程的简单模拟。

设计团队创造一些价格低廉的产品或产品中特定功能的缩减版本,调查前一阶段确定的问题的解决方案。产品原型可以在团队内、其他部门或设计团队之外的一小部分人员中进行共享和测试。这是一个实验阶段,目的是为前三个阶段发现的每个问题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到这个阶段结束时,设计团队将会更好地了解产品中固有的约束条件、存在的问题,并且更好地了解真实用户在与最终产品交互时的行为、想法和感受方式。

(五)测试

这个阶段会使用已实现的产品原型或模拟环境来严格测试问题是否得到解决,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这个阶段非常重要,一些想法可能会在这个过程中被重新定义,甚至可以发现新的问题。

设计师或评估人员,使用原型制作阶段确定的最佳解决方案,严格测试整个产品。这是五阶段模型的最后阶段,但是在迭代过程中,测试阶段产生的结果经常用于重新定义一个或多个问题,并告知用户的认知、使用条件或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感受。

即使在这个阶段,改进仍然在持续进行,以得到最好的解决方案,并尽可能深入地了解产品及其用户。

以上就是实施设计思维的五大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