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领导力

一、如何培养领导

(一)临在感

剑桥大学研究员埃克哈特·托利在《当下的力量》一书中提出一个理论:“临在”即为活在当下。

每个当下都有很多事情发生,只有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每个当下,才能确保不会错失它。临在感,就是要全身心地投入当下所做的事情中,不要左顾右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心流状态。如果被纷纷扰扰的思绪牵绊和打扰,最后可能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临在感越强的人,气场就会越强,同样表现力也会越强。提升临在感,活在当下,可以修炼出自若的仪态和自信的风度。

(二)影响力

影响力是指一个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影响他人思想和行为的能力。美国成功学大师戴尔·卡纳基说:“领导力的核心是影响力,一个能影响他人的人,才能领导他人。”一个管理者的本领,不在于他如何亲自做多少事,而在于他能发动别人做多少事。

一个真正的领导者,通常是一个鼓舞人心的领导者,他为团队树立了谦逊、诚实、正直的榜样,并且总是为他的员工腾出时间。鼓舞人心的领导者有能力带领组织和个人达到新的高度。

真正的领导者并不取决于他的头衔或地位,而是取决于他的影响力。他可以不行使权力就让员工做出非凡成就,所有员工都会因此而忠诚地全力支持他。

领导者的影响力构成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权力因素和非权力因素。抛开权利因素,非权力因素主要包括品格、能力、知识、感情等因素。

1.品格

这是非权力感召力的重要前提。品格是非权力感召力的本质要素。优良的品格会给领导者带来巨大的感召力,使群体成员对其产生敬爱感。

南宋袁采在《袁氏世范》中说:“己之性行为人所重,乃可诲人以操履之详。”一个领导应该懂得无论他(她)职位有多高,倘若在品格上出了问题,其政治威望(感召力或亲和力)就会荡然无存。

2.能力

这是非权力感召力产生的重要内容。能力是非权力感召力的实践性要素。领导者使下属的专长得到充分的发挥,使本群体的各项工作更加井然有序,这就是识人、用人的本领和能力。

古人云,“有才者不难,能善用其才则难”,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3.知识

这是非权力感召力产生的重要依据。知识是非权力感召力的科学性要素,是领导者领导群体成员实现群体目标的重要依据。丰富的知识会给领导者带来良好的感召力,会使下属对其产生依赖感。

4.情感

这是非权力感召力产生的重要纽带。情感是非权力感召力的精神性要素。领导者深入基层,时时体贴关心下属,和下属同甘共苦,就容易使下属对其产生亲切感,下属的意见也容易反映到领导,领导在做决策时也可以根据群众的工作情况和思想状况做出更科学、更合理的决策。

(三)亲和力

亲和力是人际关系的基础,如同一座大楼的地基。

1.尊重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存在被尊重的欲望。无论对方的职务高低,首先要从心底尊重他,不能因为他的职级低于你,就轻视他。如果你对你的下属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谈亲和力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2.谦和

有部分领导认为自己坐在管理者的位置上就一定处处比下属高明,他们听不进去下属的反馈和建议,他们不能谦和地对待下属。乔布斯有一句经典语录:Stay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3.平和

学会控制情绪是最起码的,不能因为自己是领导,就随心所欲地发脾气,想责骂谁就责骂谁。

4.诚信

遵守诺言,人无信不立,家无信必衰,国无信必危。

穿着带来的临在感

有位杰出销售员的太太回忆起一件事:有一天晚上,先生本来已经换好睡衣躺在床上准备就寝了,突然从床上跳起来,说忘记了有件事没做。接着,这位先生就开始换衬衣、打领带……

他太太以为他还要出门,就问他要去哪里?

他告诉太太要去书房给客户打个重要的电话。

太太不禁被逗乐了,说:“打个电话,还需要打领带吗?搞得这么隆重,打就是了。反正对方又看不到。”

一向工作严谨认真的先生告诉太太:“这你就不知道了,我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的工作状态和穿着拖鞋、睡衣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就算对方看不到,他也是能听出来差别的。我一丝不苟地穿戴好,他是能感觉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