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絮语
这套“文化与传播”丛书,是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自2001年建院以来出版的第八套丛书。它有力而鲜明地证明了:如同许多兄弟院校一样,我院在扶植教师科研成果出版的力度方面,一如既往地慷慨大度,一以贯之地坚定不移。
这套丛书的“文化”,指的是大文化;“传播”,也是指大传播。取名“文化与传播”,主要是突出它的开放性和宽容度,意图把它的“内膛”做得更大一些、“载量”更多一些、“承物”更重一些。从这套丛书的七本专著来看,应该是实现了目标。
我以为这套丛书主要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
一则,团队活跃,主体年轻。以80后的作者居多,七位作者除两位是50后和60 后的男性外,其余的皆为靓丽活泼的女性博士,且几乎都是以她们博士论文为基础而修订的学术专著,由此显示了我院科研发展后继有人的可喜情景。任何事业的推动,都必须是一波连一波的后浪推着前浪,必须是一批接一批地可持续发展,才能形成浩大声势和壮观场面,强烈展示事业前行的充沛活力和兴旺气象。
二则,紧贴现实地气,站立时代前沿。与以前不同的是,这套丛书除一本是以硕士论文为基础的专著外,其余六本全是以互联网大环境下产生的种种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或研究微博舆论特点,或探讨网络谣言治理,或追寻媒体融合之新情况新问题新特征,或解剖虚拟社区之亚文化传播,等等。其中,有两本还是国家社科基金的项目结晶。这些专著,既彰显了作者们的时代站位高点,又体现了作者们的敏锐学术判断能力。总的来看,由于大都是作者多年积累的学术成果,故他们的著作都具有不俗的眼光、不轻的分量和不错的价值。当然,最终的评价还是要留待社会和历史的判词。任何学术专著是否达到传世之作的标准,要看它在时空的双重维度中能够存活多久。毫无疑问,自然的选择和淘汰,是严酷的,也是严格的,更是严谨的。
当下,我院正处于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在这个重要节点上出版这套丛书,于我们而言,既是千钧强力助推,又是锦上添花呈瑞。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湖南人民出版社的襄举和鼎助。尤其是他们编辑的认真和细心,让人不胜惊讶,从而保证了这套丛书的学术质量和出版质量。
恕不多言,切盼诸君自阅之、细品之、姑察之。
尹韵公
2019年6月30 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