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想象中的“他者”:《我是名人,把我救出这儿》
近几十年来,西方观众对“他者”文化的需求不仅停留在观看的层面,更上升到了体验。通过打造类似经验的体验过程,西方与“他者”之间的界限也再度模糊了。英国ITV电视台于2002年推出了一档真人秀模式节目《我是名人,把我救出这儿》(I' m a celebrity,get me out of here)(以下简称为《我是名人》),是目前ITV最长青的真人秀节目,并将模式销往世界各地。在这档节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武石的城堡》的模式痕迹。《我是名人》的模式设计是一群名人带着很少的生活用品居住在一个热带森林中,观众可以投票来选择观看哪一位明星参加特别挑战。这些挑战主要以身体挑战为主,包括在泥地里找东西、穿越奇怪的障碍物、吃虫子、与森林的各种令人恶心的动物(如蛇、蜘蛛)共处一室等。根据ITV的官网显示这些环节受到了观众的高度关注。尽管该节目模式仍为明星们接受挑战设立一个动机:为慈善机构募捐,但在更大程度上,他们所经历的实质是展示身体在非正常环境刺激下的状态,为了提供展示而进行展示。上述非正常环境混合了西方所熟知的“他者”:非洲原始部落和日本异类的身体暴力式的挑战,设定则是基于西方社会博物馆式的,以展览式的方式去观看一种生活或者文化浓缩的习惯。这种习惯其实与西方的殖民经历相关联,把异族文化和生活当作是下等的和未开化的,是为殖民行为正名的惯常做法。进入后现代社会后,日本“固化的民族社会又能使西方找到旧世界的安定感”。这些复杂的经历混合成日本文化的吸引力。对于英国观众来说,那些存在于“野外”的他者,他们是“非我”的化身。《我是名人》对日本模式借鉴和对《幸存者》模式元素的继承,扩大了“他者”的边界和多样性,并在英国结构化的文化框架下体验了作为他者的日本。
英式改编最大的贡献是把真人秀作为一个成熟的体系理念与日本别具一格的娱乐文化相结合,并把原模式中那种模糊的关于真实和人的理解作为异域文化吸收进来,成为真人秀节目模式发展的另外一个方向。
从上述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英国在引进和改编他国真人秀节目模式时的一些偏好和特点。最为突出的是进阶式的改编,即在改编他国模式的过程中,学习其背后的理念,结合本土文化传统研发新的节目模式,从而找到更多新的方式来呈现真实的“人”和真实本身。其次,是对规则的不断细化,英国模式的精确和细致程度在欧美国家都是最高的,这种繁复确保了模式在海外的高度还原,降低操作失误带来的偏差。再次,英国的改编也强调模式的故事性,讲“故事”的技巧和能力被认为是英国模式具有普适的吸引力的重要原因。BBC美国频道的高级副总监李察德·克罗齐就直言,英国是一个有着“讲故事”的悠久历史的国家[14] ,但并非为整体结构设计故事线,而是讲述参与者个人的故事。最后,英式改编的特征是建立英国观众的媒介素养和文化信仰之上的,这个民族有耐心也有欲望地不断对自己作为“人”这一生命体进行内向式的观察和反思。“他者”先是作为理解自我的参照物而被需求,而后在体验式的过程中成为自我的多元化组成。
【注释】
[1]转引自Hill A.Reality TV:Key Ideas in Media & Cultural Studies[M].London:Routledge.2014:39.
[2]分析文本是荷兰版和英版的第一季.
[3]ZOONEN L.V.Desire and Resistance Big Brother in the Dutch[J].Media,Culture & Society,2001,23(5):677.
[4]转引自Annette Hill.Reality TV(Key Ideas in Media & Cultural Studies).London:Routledge.2014:24.
[5]与BBC国际模式节目制作人Simon Quigley的通信.
[6]SPANIER G.Watching you,watching me:why C4 show Gogglebox is set to go global.[N/OL].London Evening Standard,2013-12-18[2016-03-28].https://www.standard.co.uk/ lifestyle/london-life/watching-you-watching-me-why-c4-show-gogglebox-is-set-to-go-global-9012355.html.
[7]JERSLEV A.The Survival of Documentary;Realism and'reality'in Film and Media[M].Museum Tusculanum Press,2002:153.
[8]BOYLE R.The Rise of the Business Entertainment Format on British Television[M] //Moran,A.TV Formats Worldwide:Localizing Global Programs.Bristol:Intellect Ltd,2009:99-112.
[9]美国观众能以看肥皂剧的心态观看这档节目,尽管20季来仅有一对情侣最终结婚,其余大多都在节目播出结束后迅速分手.
[10]SHEI C.How“real”is reality television in China?On the success of a Chinese dating programme[M] //Lorenzo-Dus N,Blitvich P G.Real Talk.Reality Television and Discourse Analysis in Action.Palgrave Macmillan,2013:296.
[11]Guest blog:Alex Worrall on ‘The Secrets of Scripted Reality’[EB/OL].[2016-01-03].http://www.freeview.co.uk/articles/news-and-features/blog-post/guest-blog-alexworrall-on-the-secrets-of-scripted-reality.html.
[12]采访Shine Group制片人.
[13]MACCANNELL D.Empty Meeting Grounds:The Tourist Papers[M].London:Routledge,1992:121-122.
[14]ENSOR J.How America fell in love with British TV[EB/OL].[2014-07-19].http://www.telegraph.co.uk/news/worldnews/northamerica/usa/10978139/How-America-fell-in-love-with-British-T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