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理解本民族当下需求去完成节目
《新星》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一档真人选秀节目,它是基于2002年播出的一档“爱国音乐游戏”模式节目《我们不会停止歌唱》(Lo Nafsik Lashir)(以下称为《我们》)和借鉴当时全球流行的音乐选秀节目融合发展来的。《我们》之所以被视为是一档“爱国”音乐节目,是因为它与以色列国家的历史及其当时所处的国际背景有深刻的联系。经过了漫长漂泊、战乱、迫害的以色列犹太人民即使是在复国之后,其民族创伤感并没有消失,而后经历的动荡的国内外形势也未能给这个具有国家实体的民族以安全感。以色列学者Harlap就曾指出从建国开始“ ‘创伤’ 与‘受害者’ 主题始终影响着以色列社会,并形成了一种集体身份认同”[63]。而以色列的电视(新闻)也通过构建一种仪式化的形式来凝聚社会,电视节目的变迁反映了集体认同重塑的历史性过程[64]。从2000年开始的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更是将动荡中的以色列人推向了苦难的深渊。这种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问题引发了21 世纪初以色列民族强烈的“怀旧”情绪(Nostalgia),一方面,人民渴望一种实体的归宿,在战火中分裂的民族、国土能够凝结在一起,另一方面,人们也需要避世消愁的消遣方式,但深处战火中的以色列不适合播出纯粹以娱乐为导向的美国式电视节目。因为以色列的国民正从所谓的美国梦中醒来,发现以色列并不是其所描述的一个全球化的成功故事[65] ,《我们》于是应运而生。这档节目是以游戏形式检测普通以色列人对希伯来语歌曲的了解程度,包括歌曲的歌词、主题和唱功。挑战者通常由一男一女组成,为了增加收视效果,各为他们搭配两名同一性别的明星一起组队,每一队身后是同一性别的观众阵营,分布在左右两侧。女性组用红色灯光,男性组用蓝色灯光,形成一种鲜明的性别对抗。舞台中心是乐队和主持人,舞美的整体效果像是20 世纪90年代的歌厅。在主体游戏环节节目会随机给出一个关键词,例如“为什么”和“天空”,每队要尽可能多地找出含有这两个词的希伯来语歌曲。每当有一队提出一首含有这个关键词的歌,参赛者、明星和观众席里的所有人会一起合唱这首歌。节目组随之给出更多关于这首歌的线索,如果该队猜错则机会将转给另一只队,直到猜出这首歌,最后这首歌的原唱会现身演唱。节目的执行制片人和主持人茨维·卡哈达尔认为:虽然男队女队的对抗形成了一种戏剧冲突,但真正的乐趣来自整个演播室的观众一起唱起歌来,像是一个邻里间的派对[66]。节目本身的流行与当时其他媒体对该节目的讨论形成了一种互文文本,人们认为这档节目重燃了“部落的篝火”。《我们》的这种游戏主体是借用了以色列民族的希伯来“歌咏聚会”文化传统,这种传统曾在犹太民族长期而艰苦的复国运动中扮演过重要的角色,采用这种集体合唱的形式在电视媒体上展出是对当时民族主义-以色列复国的怀旧潮流的回应[67]。《我们》的名字由来也反映了这种倾向,节目名源自当时以色列大热的一首歌的歌词。它反映了当时以色列的艰难处境以及人们所怀抱的希望。《我们》顺应了这种呼声,以一种乐观的态度在节目中打造了一个逃避现世的桃源,它是以色列民族身份的美好故土。在这里,国家的地理边界是清晰的、坚固的;民族内部是团结的、友好的;人们的未来是明确的、可以被众人一起创造出来的。这些都体现在节目的环节设置中,例如参赛者被要求根据一些线索如以色列城市、动物、水果等带有鲜明地理特征的名词来猜歌名,现场的观众也可以参加答题,最后的胜出者是普通人,因其对“旧的”文化知识(希伯来音乐)的牢固掌握而被民众选为冠军。
《我们》的第一季获得了不错的收视率后,创作团队寻求找到一些“额外”的东西来确保它变成“非看不可”的节目。在这种诉求下,他们研究全球节目潮流借鉴了时下最为火热的音乐选秀节目《流行偶像》,并把这档节目的名称由《我们不会停止歌唱》拓展为《我们不会停止歌唱:一颗新星的诞生》。第二季中制片人保持了游戏节目的框架,并逐渐引进新的模式元素,例如海选:寻找能唱歌的游戏节目参与者,1对1的独唱竞演,以及最后基于观众手机短信投票结果进行淘汰。到了第二季的完结部分,节目引进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直播决赛,比赛最终获胜者被冠以“以色列新生之星”之名。这些改变引发了收视狂潮,这档节目当年被观众选为第二频道十年来的最佳节目[68]。随后几季,节目逐渐放弃了原有的游戏元素,并删去《我们不会停止歌唱》的前缀,逐渐变为一个更为像《偶像》版的真人秀。但是正是《新星》所经历的混杂本土的原创经历,而非简单地抄袭西方流行节目模式,使其成为该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现象。值得注意的是《新星》对《偶像》模式元素借鉴是符合原节目(《我们》)的需求的,更贴近当时以色列社会最迫切的需求:当人民身处动乱,渴望看到希望,而美国所描绘的那个梦想崩塌了之后,以色列需要为自己重造一个梦想,并为它找到一个实体的代言人。“以色列新星”虽然只是一个歌手,却是犹太民族共同选择、创造出来的新象征,能够成为那个手持民族希望火把的人。所以《新星》对西方的改编不是简单地照搬,可以说它所借鉴的模式核心:民选(造)之星,对于当时的以色列比其发源地英国更为贴近观众的需求。
《新星》和《下一个明星》的制作团队后来又创作《舞台上的一家人》(Mishpacha Behofaa)这档音乐模式节目,旨在选出以色列最会唱歌的家庭。制片人表示,这档选秀节目的看点不在于残酷的淘汰,而是另一种观看音乐和家庭关系的窗口:祖父母、父母和孩子如何一起唱歌,同时它又是现代的、有趣的。以色列是一个移民国家,因此有着多种多样的风俗和音乐。相较于《我们》对以色列主体民族:犹太人的精神满足,《舞台上的一家人》这一类的新模式节目也开始注意反映以色列的文化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