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改编萌生模式概念(1930-1970)

(一)跨国改编萌生模式概念(1930-1970)

从20世纪30年代晚期,BBC开始从美国引进广播剧,包括1936年的《业余选手时间》(Amateur Hour)、1937年的《拼写小蜜蜂》(Spelling Bee),都受到英国观众的热烈追捧,BBC还据此制作了同名的电视直播节目,现被认为是全世界第一档电视游戏节目。在改编过程中,英式幽默的植入形成惯例。英国卫报记者史蒂夫·阿姆斯特朗认为这种风格对英国当今的轻娱乐节目影响至深,他认为今天的《老大哥》和《十分有趣》(Quite Interesting)的节目设计与这一时期的节目一脉相承[2]。而后这种改编逐渐从广播剧对广播剧的改编发展为电视节目对广播节目的改编,英国第一档电视明星组合竞技节目是《我的台词是什么》(What's My Line?)(1951年),就源自1950年首播的美国同名广播剧。

20世纪50年代起,跨国改编已发展成电视剧对电视剧的直接改编。英国本土的政策、法律和商业模式也为模式这一舶来品提供了丰富的土壤。首先,1955年成立的首个商业电视台ITV频道的成立给尚不成熟的模式贸易开发了新的市场。其次,在与美国多年的模式贸易中,双方逐渐构建了对节目模式知识产权的共识。英国开始重视相关立法和产权意识的培养。BBC就《我的台词是什么》与美方签署的授权书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播出方将“模式”视为和剧本一样的有形资产[3]。再次,商业上的运作需求也促进模式产业的发展,模式增强了播出方对节目风险的预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