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逻辑与说明

第五节 章节逻辑与说明

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缘起,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并确立本文的基本框架,交代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论述英国真人秀节目模式跨文化生产的第一个阶段,在英国本土完成原创生产。这部分采用媒介社会学理论,以模式的生产机制为切入点,分别对模式的生产历史、生产主体和生产社会情境展开考察,回答为什么英国的模式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何以在英国呈现出这样的表现形式,社会制度与媒介组织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等问题。第一节梳理真人秀节目模式在英国这一特定区域的历史演进过程,在近50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现代真人秀节目模式最终的特点:跨国化。此外也陈述了英国民族保守和激进共存的社会精神对生产体制多元化的影响。本章还结合量化分析,对英国模式制作的深访内容进行词频分析,以佐证资本社会的商业化潮流对生产主体的影响。从这一阶段开始,模式就处于一种同一与多元的文化影响下。

第三章和第四章论述英国真人秀节目模式跨文化生产的第二个阶段:改编。既包括英国对他国模式的改编,也包括他国对英国模式的改编。以此窥探模式的跨文化地域化的(部分)典型特征以及不同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并辅以词频分析佐证模式生产者隐藏的文化价值观。

第三章探讨英国如何通过对引进真人秀节目模式的改编完成全球化的第一步:多元化自身(模式)的文化。选取对英国模式影响最大的三个地区或国家:欧洲大陆、美国、日本,和在这些国家模式影响下改编的九档真人秀节目(每个地区三档)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这些模式案例不仅在英国取得了良好的收视率,更重要的是对某一类型的真人秀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在时间和成熟度上成阶梯式的发展。相对于欧美国家的模式,日本模式对英国的影响研究较少,但意义重大。英国对日本模式的改编,以及中国对英国模式的改编都隐蔽了这种对权力关系的态度。而事实上从萨义德开始,学术界就意识到了西方需要以东方为鉴来反观自己。在对日本模式的改编中英国人完成了对想象中的“他者”生活的体验。

第四章,分析英国的国际化真人秀节目模式在欧美国家以及亚洲这一特定领域如何完成在地化的文化生产,又反过来受到这种文化生产的何种影响。本章要回答全球电视人在相互改编英国模式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怎样一种全球化的文本,以及这一全球文本中逆全球化趋势的案例,这些文本综合起来对模式的全球化起到何种推动作用。

第五章,是进一步论述这种融合文本所带来的结果:创造一种“多元主义”文化。它既是对模式跨文化生产各参与者的文化因素拼盘,又有新的文化特征,最重要的是创造了一个隐性的文化标准。本章以批判视角来看待这种多元文化产生的文化效果:它重新定义了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并指出“真实”与“秀”是真人秀模式结构上天生的一对矛盾概念。它建立了一种观看和考察个体的统一模式或标准。对欲望的鼓励、技术的滥用,两者之间相互推动成为真人秀节目模式世界文本的文化内核。最突出的表现形式是人的身体被物化了。对身体的关注始终是文化研究的重点之一,身体被视为权力斗争单位化的场域。而这种“观看”方式的全球标准化削弱了各民族传统的看待个人、考量人性的其他途径和方式。罗兰认为在各社会组成的世界体系中,会产生一种集体性评价标准的等级体。全球化的过程会迫使社会、个体联系全球人类状况来“认同”自己。而在模式的全球化中,形成的是一种标准化观察个人方式。真人秀节目和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使得“西方”作为一种多元文化成为全球生活的逻辑。

第六章,探讨英国的真人秀节目模式的全球化对我国电视内容制作生产的启示。我们不仅应当从以往复制英国模式失败的经验中吸取经验,更应当向国际上那些“学习西方的范本”学习,本章的案例主要以韩国和以色列为例,前者近年来已逐渐取代英国模式成为国内市场的新宠,而后者则成为国际电视模式市场冉冉升起的新文化势力,却远没有得到国内学术界应有的关注。最后结合全球真人秀模式发展的趋势探讨了中国模式如何在全球语境中探索自己的定位。

结语部分总结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注释】

[1]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M].梁光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1.

[2]Imperial gogglebox:TV is one of Britain' s most successful exports[EB/OL].[2015-12-03].http://www.newstatesman.com/culture/2014/06/imperial-gogglebox-tv-onebritain-s-most-successful-exports.

[3]British indie TV producers a victim of own success as foreign owners swoop[EB/OL].[2015-12-15].http://www.theguardian.com/media/2014/aug/10/british-indies-tv-production-comcompan-americans-coming.

[4]TRP Research.UK TELEVISION EXPORTS IN 2014/5[R/OL].[2015-12-15].http://www.thecreativeindustries.co.uk/media/311154/tv-exports-survey-fy-14-15.

[5]汪颖,黄建军.消费网络外部性、文化亲近与文化产品贸易——基于中国双边文化产品贸易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14,(04):98.

[6]JAGER E,BEHRENS S.The FRAPA report 2009:TV formats to the world[R/OL].[2015-12-10].http://www.frapa.org/services/frapa-report.

[7]MORAN,A,MALBON,J.Understanding the Global TV Format[M].Bristol:Intellect Ltd,2006:9.

[8]根据与BBC,Sky TV,Shine Group的市场调研人员的访谈整理.

[9]MORAN A.Copycat television:Globalisation,program formats and cultural identity[M].Luton :University of Luton Press,1998:23.

[10]MORAN A.Television format in the world/the world of television format[M] //Moran A,Keane M.Television across Asia:Television industry,programme formats and globalization.London:Routledge.2004:1-8.

[11]CHALABY J.The Making of an Entertainment Revolution:How the TV Format Trade Became a Global Industry[J].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11,26(4):293-309.

[12]BOURDON J.From Discrete Adaptations to Hard Copies:The Rise of Formats in European Television[M] //SHAHAF O.Global Television Formats:Understanding Television Across Borders.Routledge,2012:111-127.

[13]谢雨子.全球化背景下的“在地化”与“本土化”设计策略之变[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4:15-18.

[14]金惠敏.球域化与世界文学的终结[J].哲学研究,2007,(10):77-83.

[15]李娟.“球土化”语境下中国电视媒体发展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11.

[16]杨瑾瑜.电视真人秀研究述评[J].兰州学刊,2013,(10):195.

[17]约翰逊.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M]//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7.

[18]陈光兴,等.文化研究:本土资源与问题意识[J].新闻大学,2007,(2):103.

[19]STEEMER J.Selling Television:British Television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M].London:British Film Institute,2004:ⅪⅤ.

[20]欧阳宏生,梁英.混合与重构:媒介文化的“球土化”[J].现代传播,2005,(2):6-9.

[21]陶东风,和磊.文化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22]MCQUAIL D.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M].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7:47-49.

[23]ROSHCO B.制作新闻[M].姜雪影,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11-14.

[24]CHALABY J K.The advent of the transnational TV format trading system:a global commodity chain analysis[J].Media,Culture & Society,2015,37(3):460-478.

[25]周亭.中国电视娱乐产业研究——一种生产者的视角[D].上海:复旦大学,2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