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在地化”成为全球生活的逻辑

四、“西方在地化”成为全球生活的逻辑

“西方在地化”包含两个层面,第一是对西方的在地化,这无疑是契合全球模式市场,西方模式的主导地位的现状。第二是指对西方所发出的“在地化”行为的全球化。因为真人秀占据的是对世界“常识性认识”的关键位置,它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是深层次的。最为直接和明显的是上文提到的“察人原则”。以我国为例,传统文化所注重的是人的言行、信义、善良、爱好。但以身体、欲望、自我为看待、评估个人的模式随着真人秀模式的进口成为我国现代生活的察人标准。

真人秀模式的题材虽然多元,但创作原则却是单一的。英国真人秀所运用的故事有几种固定类型,打败“怪兽”往往是核心目标。怪兽可以是任何挑战,需要“一些勇气,一些时间,一段过程”[35]才能克服完成。这种同一的思维方式作为“唯一”可以获得成功的路径被各国的创作人重复实践,而同一类型真人秀的基础元素更是万变不离其宗:《流行偶像》的模式设定声称关注参与者的演唱天赋,事实上,作为较早出现的选秀节目,参赛者的长相、性格、舞台表现等各方面都作为晋级的考察项目,这也催生了后来出现的关注点更为广泛才艺的《达人秀》和关注点更为集中的《好声音》节目,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这些基于选秀基础的进阶。这种多元性,事实上是基于选秀这个单一元素,真人秀模式所取得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全球影响无形中抑制了其他节目类型的发明与发展。此外,电视节目需要与观众有一种关联,来帮助观众对电视内发生的情况进行认定,所以很难事先发展出一个真正基于全球文化的节目模式,因为创作者需要有一个可以进行想象的核心观众,针对他们的需求去进行创作。然而,这个核心观众通常是西方观众,故而他们所信奉的生活逻辑成为全球真人秀观众所遵循的逻辑。

节目模式看似为他国改编留下了空白,实质上却扮演着为他国生产“自我”的角色。模式作为一种非实质的商品,替其他国家制造了注意力的焦点,它决定了只有明星、中产、私生活、自我(个性)才是值得被关注的。《超级女声》2005年的冠军李宇春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她是被西方制造的中国图腾,并且这一图腾是在西方的媒体联合运作下完成的,邀请其参加媒体活动,对她的新闻报道包括将其评为《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年度英雄人物并登上封面,都是为了巩固真人秀对一个国家及其国际形象非常重要的理念。正如希尔指出的,真人秀是一个联合各媒体的年度真实活动,媒介变成了人们表演自我的平台。

文化杂糅不是世界体系建立后才有的,“所有文化在它们成分的起源上都是多元的”。然而,文化的地域空间却被西方标签化了。文化差异也被以标准和不标准划分,这本身就是新生权力的文化内容。购买西方模式只是成为国际市场重要角色的第一步,欣赏、理解、正确运用则是价值观和技术经验的对接。英国制作人多倾向于认为在英国大卖的模式在海外失败的重要原因常常是因为当地制作人未能达到节目制作的专业化程度。对国家边界的强调,从而使得民众再度思考和被灌输关于本民族的特征。而这种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难以感知的。“国家身份”成为一种表演(performance)[36]。从个人层面来说,行为表现是个体认可或者认为的社会规范的许可;从国家层面来说,是基于群体对世界规范的认识以及如何有利于群体的利益。所以“表现”是基于内心的真实认知,而并非一定是自身的喜好,真人秀中的个人展示设计,能帮助我们去理解一个民族国家所公认的品质和社会规范,包括对这种规范的抵抗。

罗兰指出现代国家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民族化”以便处理民众的“认同问题”和管理内部事务。这种“文化的民族化”看起来像是资本主义民主和平等精神以及多元主义的衍生。然而只是全球化的一个循环机制。现代民族国家总是需要通过某种“可接受的路线”,即建立同质化的现代国家体系,参与到世界体系中来。从另一方面来说,文化的民族化也是为了满足西方民族对他民族的想象而产生的,而模式是西方这种文化逻辑的全球化载体。

真正“多元文化”的对立面可以是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也可以是明确文化差异的民族主义,而西方的“多元文化主义”更多的是积极支持西方国家内部文化的多样性,却消极对待非西方文化的多样性[37]。西方国家倾向于认为非西方应当主动融入以西方为核心的全球共同体,认可西方所崇尚的价值才能解决文化冲突的问题[38]。由此可以看出西方所崇尚的“多元”是建立在单一框架下的,是一种“多元”文化。拉米雷斯尖锐地指出:多元文化主义对边缘文化形式的欣赏所开放的“民族缺口”与跨国资本利益结合时不得不妥协,通过普遍化的推销性符号系统来整合并巩固市场[39]。模式正是这样一种符号系统,它半开放式的形态契合了西方“多元文化主义”的宗旨和其以自身文化为标准来“包容”其他文化的本质。

【注释】

[1]HUNTER J.Home Improvement Shows:How Real is Reality TV?[EB/OL].[2016-03-12].http://www.apartmenttherapy.com/home-improvement-shows-how-real-is-reality-tv-191063.

[2]《老大哥》等真人秀会在网络上形成一种直播馈送(live feeds),可能是文字版也可能是视频资料,与电视播出的内容有交集,但不重复,是导播从现场数十台摄像机切出的原始素材,未经过剪辑。观众可以对其间的人物关系做更多的分析.

[3]《幸存者》的原型《鲁滨孙冒险记》的一位参与者在被淘汰后自杀,引发了当时社会舆论对真人秀的声讨,许多国家播出这类节目之前都曾受到社会团体的强力抗议。例如,法国无法以《老大哥》的名字来播出该节目,不得不进行一系列的改编和更名,接受严格的审批才得以播出.

[4]CANNA V.Constructing the nation in reality TV:a comparative study[J].Media & Cultural Studies.2013,27(5):729-739.

[5]HYDE M.Reality TV is Not Dead:The End of Big Brother Marks its Coming Age[N/OL].2009-08-28[2016-02-01].http://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09/aug/28/big-brother-reality-simon-cowell.

[6]美国版《单身汉》播出十几年以来仅有一对情侣最终成婚,大部分都在节目播出后就结束了情侣关系,英国版《我们约会吧》尽管在节目中配对率较高,但最终成婚的比例也很低.

[7]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国编译出版社,2004:12-14.

[8]陈力丹.从“排气阀”作用看网上意见管理[N].文汇报,2011-06-07(5).

[9]SCANNELL P.Media and Communication[M].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2007:101.

[10]FUERY P.New Developments in Film Theory[M].Hampshire and 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2000:62.

[11]第八季名人版《学徒》的宣传片内容.

[12]采访Sky频道总编室主任Siobhan Mulholland

[13]FLYNN M A,PARK S Y.Anything but Real:Body Idealization and Objectification of MTV Docusoap Characters[M].Sex Roles,2015,72(5-6):173-182.

[14]在英国的真人秀中很少会邀请一线的明星来参加,大多会选取与频道有合作关系的,出镜率较高的知名人士来参与。这些人并不一定是艺人或明星,可以是政客.

[15]GILBERT M.Why is reality TV still going strong?In part because we know exactly what and who to expect[EB/OL].(2010-06-27)[2016-02-23].http://archive.boston.com/ae/tv/articles/2010/06/27/why_ is_ reality_ tv_ still_ going_ strong.

[16]张萌萌.西方身份认同研究述评[J].云梦学刊,2011,32(2):29.

[17]田金长.全球化场景中的文化认同——论中国20 世纪90年代小说家的文化价值理想[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3):106-110.

[18]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M].郭健如,译.商务印书馆.2003:125.

[19]汪民安.电视的观看之道[J].文艺研究,2011,(12):16.

[20]韩家炳.多元文化、文化多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辨析——以美国为例[J].史林,2006,(05):185-189.

[21]陶圆圆.论詹姆逊“歇斯底里式的崇高”思想[J].名作欣赏,2014,(8):73.

[22]基于笔者在节目组实习的观察.

[23]HENDRY J.The Orient Strikes Back:A Global View of Cultural Display[M].Oxford:Berg,2000.

[24]道格拉斯·凯尔纳.关于批判性媒体或文化研究[J].吴学琴,杨婷婷,译.武汉: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18.

[25]露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田伟华,译.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106.

[26]郑志文.副作用的年代:全球化的危机与经验空间的转换[J].中国传媒报告,2008,7(4):119.

[27]KETCHUM C.The Essence of Cooking Shows:How the Food Network Constructs Consumer Fantasies[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2005,29(3):223.

[28]How to Win at Come Dine With Me[EB/OL].[2018-05-05].https://www.wikihow.com/Win-at-Come-Dine-With-Me

[29]How to Win at Come Dine With Me[EB/OL].[2018-05-05].https://www.wikihow.com/Win-at-Come-Dine-With-Me

[30]An American tried to rap on Come Dine With Me and British people want to die[EB/OL].https://www.joe.co.uk/entertainment/american-womans-cringeworthy-rap-on-come-dine-with-me-made-brtish-viewers-died-inside-87050,2018-04-23.

[31]38 Things You Need To Know About“ Come Dine With Me“[EB/OL].[2018-04-23].https://www.buzzfeed.com/tabathaleggett/things-you-probably-dont-know-about-comedine-with-me?utm_ term=.epl6q2DLj#.cclKVrE28.

[32]HARBIDGE L.A recipe for comedy:Come Dine With Me,Incongruity and the Observational Voice-over[J].Comedy Studies,2013,4(1):71-82.

[33]这一模式是由节目组资助一对新人的婚礼,条件是新郎要负责婚礼的方方面面,但婚礼举行前不得和新娘联系.

[34]ANDREJEVIC M.Watching Television without Pity:The Productivity of Online Fans[J].Television and New Media,2008,9(1):25.

[35]采访BBC受众调研中心Dean Matthewson.

[36]CANNA V.Constructing the nation in reality TV:a comparative study[J].Media & Cultural Studies.2013,27(5):729-739.

[37]张金岭.欧洲文化多元主义:理念与反思[J].欧洲研究,2012,(04):123.

[38]2010年初欧洲各国政要就本土的移民问题发表宣言时表示,文化多元主义在欧洲失败了,因为“对于移民个体的身份认同过于关注,却忽视了移民对欧洲本土文化的认同”.

[39]RAMIREZ M C.Brokering identities:art curators and the politics of cultural representation[M]//GREEMNERG R,FERGUSON B W,NAIRNE S.Thinking about Exhibitions.London:Routledge,199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