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的生产逻辑

二、一体化的生产逻辑

模式的生产机制日益呈现出超越国家边界的一体化生产的趋势。一体化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跨国合作,它是指模式的生产过程已经国际化并且形成了一个整体。鉴于模式这一文化产品的半封闭性和跨国性,它的生产过程本身就是动态和永远未完成的,一个模式进入到新的国家之后,任何在地化的改编都有可能浸入原始的版本,融合成一个新的模式继续扩散到下一个国家。不同的模式之间也可能会相互影响。这种生产机制的国际一体化与英国的历史传统、欧洲的媒体管治和现代媒体本身的跨国性互为因果。

历史上,欧洲国家由于地缘上的亲近,随着各国皇室的联姻和战争,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一体化的趋势由来已久。欧洲大陆国家的社会变革或变动总是很容易影响到英国。例如,在18 世纪,法国大革命爆发,随着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扩散,以及反法同盟的接连失败,保守主义这种模糊的政治本能在英国升级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至今仍然是英国民族特性的重要组成。这种国际一体化的逻辑还来自英国人在工业革命时代和全球殖民时期形成的一种“国际使命感”,1832年英国的工业家就认识到“我们是在为整个世界生产”,与此相同的是作为英国国家电视的代表BBC的自我定位是:成为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机构[43]。媒体内容生产的标准从一开始定位就是国际化的,这种世界工厂的使命感以及其带来的国际化视野也鲜明地存在于模式行业制作人的心中。事实上,模式在国际市场的巨大盈利空间是激励英国模式制作人努力创造和推动建立国际通行的模式版权保护法的重要动力,如今英国的模式制作公司在创作一档模式时已经考虑到其国际版权发行的问题,甚至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模式一开始就是为国际市场而非单为英国本土市场生产的。不仅如此,虽然国力早已过了强盛的顶峰,英国的殖民历史仍使其认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仍然觉得参与各类国际事务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尽管民间有许多争议,但是这一观念仍十分流行[44] ,并且深刻影响了相关政策的制定,反映在媒体行业,皇家特许状为BBC设定的六个公共服务目标之一即“把世界介绍给英联邦,把英联邦展现给世界”[45]。20 世纪90年代末,由于希望英国在全球传媒市场的竞争中能占有一席之地,原本在二战时期因BBC的报道立场与其严重交恶的英国政府主动改善了对BBC的态度,将其作为代表英国参与全球媒体市场角逐的主要砝码[46]。为支持BBC 的数字计划改革,政府于1998年大幅提高了收视费。

詹姆斯·卡伦认为国际上尤其是欧洲的媒体事业的管理方式改变了整个英国媒体[47]。英国保守主义的政治偏向不足以解释英国媒体法历年来的变化,需要从本土到欧盟再到全球的媒体行业的变化去理解英国的媒体管制。在英国开发设立第一家商业电视台ITV的前后都有大量的反对声音。反对商业电视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反对和抵抗美国所鼓励的“粗鲁的物化的欲望”。事实上,罗兰·罗伯森指出,反对全球化的行为本身就是全球化的一种后遗症,并将更加深刻地加速全球化的程度。为了抵抗美国媒介产品在欧洲的影响力,如上文所言,欧洲各国结为统一的市场。1954年出台的《电视法案》为了防止“美国化”倾向,要求“必须保证一定比例的英国原创节目”。1989年欧盟出台了“电视无边界”(TVWF)指令拓展了这一地域范围,要求“电视频道保证播出时长至少有一半是留给欧洲生产的电视内容”[48]。此外,为了培养一个更加国际化导向的市场,整个欧盟在20 世纪90年代也相继出台政策法规要求制作的节目要更多反映民族的多元化、亚文化和意识形态社区。除了这些防御措施,英国也主动出击,例如为加入世贸组织否决媒体管制。此后,整个社会更倾向于自由主义理念。英国不仅开放了自己的市场,给电视商业化更多的支持,同时也致力于改变美国原有的对海外资本控制美国媒体的管制。但与此同时,海外资本也大量涌入英国的传媒行业,就模式行业这一领域而言,目前65%最盈利的英国独立制作公司都为海外资本所有,而这些海外资本绝大部分来自美国[49]

资本的融合必然导致生产机制国际一体化,也进一步深化这种一体化。首先,模式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其生产机制一体化带来的市场规则、社会性规制的再构建必然影响整个跨国家政策体系。其次,依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资本主义国家是受垄断资本家阶级控制的制度化工具,资产阶级为了发挥价值规律应有的效用,因此发展出复杂的国家规制[50]。然而在新时期,由于美国资本的进驻和欧洲不同国家资本融合,形成了新的“资本单位[51] ,这种跨国的资本单位亦会需要新的跨国家经济规制和相应的生产体系。再者,按照约翰·霍洛韦及索尔·皮奇托等人的观点,国家形成的源头在“前”资本主义的领土政治,而资本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本身是不具有领土性的,因此生产机制的国际一体化在资本主义的市场逻辑下是一种必然趋势。

此外,根据蒋原伦和陈力丹的观点,(现代)媒体文化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媒体文化的全球化[52]。也正如麦克卢汉的著名论断“媒介即信息”所指,电子媒介其本身的特质决定了媒介的内容,也间接决定了内容的生产形式。电子媒介极大地促进了国际交流,网络媒体普及后更加强化了这种趋势。因此媒体内容的建构就是在全球交流的背景下产生的,不可避免地带有国际一体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