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理论取向

四、本书的理论取向

长久以来模式被视为“一种表达综合创意的实质性的准则”[24],即一个框架仅仅是节目这一文化产品的形式。但本书认为模式不仅是一种文化的形式,它本身也是文化内容,模式的制作宝典中的每一个细节有意无意地传递了原创作者所属的原文化的价值观、思考模式、意识形态等。模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阿什德认为媒介文化包括遵循媒介的“格式”所组织并展开的社会生活,所以“模式即文化”还包含这个意义。打造模式的“格式”就是我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日常文化的一部分。全球在地化并不是从全球到本土就终结了,在模式的跨文化生产这个产业里,它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并因此制造了新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影响力。本书不仅肯定模式与文化的直接关联,更强调模式文化对全球在地化这一国际趋势的复现、强化以及创新。本研究试图借助上述三种理论回答如下问题:文化在模式跨文化生产的三个阶段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文化是如何进入到生产中,又是如何被复制的,如何被创新?文化通过真人秀以及模式这种文化形式本身如何形成一种“世界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