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哲学与西方技艺的结合:韩国模式

一、东方哲学与西方技艺的结合:韩国模式

2013年10月,中国广电总局向各大卫视频道提出加强版的“限娱令”,规定每家卫视每年新引进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一个,卫视歌唱类节目黄金档最多保留4 档。这一政策使得各卫视对模式的考量不仅限于商业层面,也加大了对模式政治文化层面的考量。正是在这一年里,中国一共引进了24 档韩国模式,其中11 档是与韩国团队共同研发或共同制作的,并且在排名前十位的省级卫视中有6家卫视引进了韩国模式,如下表所示:

表6.2 2014年排名前十的省级卫视所引进的新节目模式

虽然前十位卫视的选择不能代表整个市场的选择,但也反映出一种明显的偏好。由于政策和资金限制相对较小,顶级省级卫视往往是新类型节目的试验田,其创新举动被视为市场风向标。韩国模式对中国电视制作行业的影响力也开始超过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模式。由于韩国模式往往没有像英国模式那样具备详尽的制作宝典,加上地缘优势,韩国模式方往往会派出整个制作团队,覆盖各个工种,来帮助中国电视人一起制作一档模式节目。在2014年,中国一共引进了24档韩国模式,其中11档是与韩国团队共同研发或共同制作的。相对于英方模式公司派出的一两个飞行制作人(fly producers),中国制作团队无疑在引进韩国模式时收获更大,这是对西式模式在地化的操作模式的亚洲化。

在近年引进的众多韩国模式中《我是歌手》作为代表直接冲击了以《X元素》为代表的英国模式在中国市场的表现,而后引进的《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模式更是为中国电视行业提供了一个政治上更“安全”、文化更“贴近”的替代方案,引发了全国各电视频道对韩国模式的跟风购买和模仿。如果说《我是歌手》的模式更多的是从技术操作层面上为国内真人秀制作提供范本,那么《奔跑吧,兄弟》则展示了韩国制作人对西方模式中基础概念“真实”的东方解读和大刀阔斧的改造,而《爸爸去哪儿》的模式提供的是一个以儒家文化的内核改写西方模式元素的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