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模式
(一)构建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个科学的教学模式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总结和归纳出一定的教学规律,有利于小学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程序下开展教学工作,很好地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同时,它还有利于规范课堂秩序,推动课程教学结构的优化,提高教学效果。
构建满足学生学习数学需要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专长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实现“经验型”向“创新型”角色的转变,提高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技能,形成一套系统的、科学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对于年轻的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合理使用教学模式,有利于确保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遵循模式的同时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1.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模式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模式反映了思想方法性原则,有助于小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字知识、方法和数学观念。
小学数学教学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小学生的基础数学知识和技能,使其形成初步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因此,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模式是一种最基础的教学模式,其他教学模式或多或少都包含这一模式。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操作-引导-显现-领悟。操作,要求学生在感性认识中获取一定的数学知识;引导,指教师根据基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显现,指教师通过示范操作,揭露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领悟,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小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2.启发式教学模式
启发式教学模式反映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启发性原则。这一模式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在启发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并不直接将数学知识讲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以获取新的知识,也反映了发展性原则。启发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为:提出问题-引导解决-形成经验。提出问题,要求教师结合数学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引导解决,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解决所提出的数学问题,并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形成经验,指在学生自主解决提出的问题之后,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问题,学生在解决的过程中形成完整的经验,实现数学知识的建构,形成和发展数学能力。教师在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组织好课程教学。教师通过预先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组织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启发式教学活动。
(2)结合问题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综合使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形成数学知识的整体经验,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3.讲授教学模式
讲授教学模式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是一种传统的、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模式。
讲授教学模式的流程为:导入-讲授-巩固-作业。导入,指数学新知识的导入;讲授,指小学数学教师对新知识进行系统讲解;巩固,指小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作业,指在小学数学课堂实践中,学生的演示、练习和课后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并为下一阶段的知识学习打好基础。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和讲授教学模式的交叉、整合,构建了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体系,它的实施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必须是开放的、灵活多样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培育学生创造精神的。所以,在选择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执教者要始终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原则,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改革,以构建全新的、适应学生学习发展的教学方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