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师生的心灵家园

三、课堂是师生的心灵家园

“乐学教育”理念认为,教学活动需要师生共同参与,这既是学生也是教师的精神乐园和心灵家园。因此,我们应当对教师的主体性进行再次探讨,重新把握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审视自身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保持高度的互动,构建起新型的师生双向关系。此时,教师不再是真理的代表,而是在科学教学理念指导下,将教学活动视为能够被自由创造的主体,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教师构建心灵家园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来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帮助学生谋求一条更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比如不再只从宏观层面上讲授理论知识,而是将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学主体的作用,需要舍弃教学中的“大我”工具性角色,在学生心中树立具有人文关怀的“小我”形象,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师心灵家园的构建需要学生的共同参与,这又体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而是自己灵魂的设计师。教师应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乐学教育”理念中的师生关系如图3-1所示。

图3-1 “乐学教育”理念中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