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统计思想

五、统计思想

(一)对统计思想的认识

统计思想,指抽取一定的样本进行分析,对总体进行估计,做出合理推断的方法,其核心在于对数据的分析和预测。统计思想存在两种分析思路:一种是用样本分布的频率估计总体分布;另一种是用样本的数据特征分析总体的数据特征。人口普查、物价指数、就业率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多个方面都需要运用统计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统计图表等体现了统计思想,但是这一阶段的教学多停留在统计知识本身,未能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各种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正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在教学领域,也应当与时俱进,使统计思想与信息科技手段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统计观念以加深他们对世界的认识。

(二)统计思想的应用

小学数学的统计思想包括:(1)较多独立的统计数学知识;(2)统计知识在其他领域的渗透和应用,如象形统计图、统计表、折线图等,对统计知识的学习有利于锻炼学生用统计的观点分析和理解数学思维的能力。

(三)统计思想的教学

1.注重过程性的教学目标

统计思想教学要求学生对数据有一定的整理、描述和分析能力,能够选用合适的统计图表对数据合理预测。同时,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过去过多地、单纯地培养统计知识技能,应把统计知识和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学会利用统计分析知识处理实际问题。

2.认识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用统计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形成数据的意识,使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帮助学生认识统计对决断的重要性,使学生在走向社会后能够运用良好的统计思维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3.对给定数据的来源和描述方法、分析的结论提出质疑

学生在学习统计知识后,要用理性的质疑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各类数据和信息,保持客观的态度。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受计算难度的制约,一些统计数据的样本容量过少,这时学生对其预测的结果应当持有质疑的态度,锻炼自身的逻辑思维。

4.注重统计知识的综合应用

在认识和理解统计的概念之后,学生要“学以致用”,用统计思想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是仅限于掌握统计知识自身。比如在学习中位数、平均数和众数之后,学生应明白其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