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三、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一)钻研教材与了解学生

钻研教材,包括了解小学教学内容和教材的选择原则;认识教材中各个知识点的地位、作用,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把握内容之间的科学性和情感性;分析内容中的智力性和趣味性;研究教材的目的。

了解学生,包括分析学生的现有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特点和学习风格;在把握学生整体情况的基础上了解个体的差异。

教师对教材进行钻研,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教学设计工作,提高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属于“教什么”的范畴;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了解,能够增强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客观性,属于“如何教”的范畴。

(二)设计教学计划

1.学期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计划是教师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开学前设计的用以指导教学工作的方案,这反映了教师的宏观规划能力。数学学期教学计划的内容包括:学期总目标,教材的分析和处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处理措施,提高教学质量的举措,重点研究的课题,教学进度的计划安排,等等。

2.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计划是在学期教学计划的指导下,对教材进一步钻研和对学生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设计的教学方案。数学单元教学计划的内容包括:单元的教学目标,单元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单元教学的措施,单元复习、评价设计,课时分配等。

3.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是在单元教学计划的指导下,针对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数学课时教学计划的内容包括:处理教材,明确课时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具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练习和板书设计等。

(三)编写教学计划

教案编写是编写教学计划最重要的环节,它包括:教学内容(课题),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教具、学具的准备,教学过程,板书内容及安排等。

1.复习准备

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要对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学习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告知学生需要复习的知识和所做的准备,以及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复习和准备。

2.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之前,教师需要结合讲授的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综合使用各种方式将新知识导入课堂中,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展开新课

一方面,教师要明确教学层次问题。在教案编写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知识的先后顺序,保证教学内容之间的层次性。另一方面,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完成各层次的教学,实现教学步骤之间的顺利过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哪些内容需要讲解,哪些内容由学生自主探究;对于何时让学生阅读教材,何时进行交流和讨论也应当有详细的规划等。

4.巩固小结

巩固环节是教学步骤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要写明对知识内容的回顾和概括,强化知识要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安排练习等。

对于编写教案的详略情况,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自行把握。新入职的教师编写的教案应当尽可能详细,以利于熟悉教材,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教案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把握和教学活动安排的反映,具有直观性的特征。教学设计则是小学数学教学在一定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对教学实际进行的经验总结,反映了教学活动与教学理论之间的关系,是教案的灵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和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