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与无限思想
(一)对有限与无限思想的认识
一方面,数学知识的学习常常面临研究对象是无限的问题,比如在计算分数加法算式时,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这时候往往采用归纳法,即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将无限的问题用有限的思想来解决。另一方面,研究的数学对象是有限的,比如给定半径为定值的圆,则圆的面积有限,在归纳圆的面积公式时,将圆划分为无限个全等的扇形,再将这些扇形拼凑成近似的长方形,用长方形的面积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将有限的问题用无限的思想来解决。
有限与无限思想,指用有限思想求解无限问题,用无限思想求解有限问题,无限中包括有限,有限中包含无限。比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有限的,但它的个数是无限的。有限与无限的思想实际上就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的应用,它能够有效解决各种数学难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有限与无限思想的应用
数学知识的许多方面都体现了有限与无限思想,如在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中,学生很快就认识到最小的自然数为0,不存在最大的自然数,而且自然数的个数也是无穷的。任意一个自然数n,加上1,就会得到一个更大的自然数n+1,从中感悟自然数列个数的无限和数值趋于无穷,并延伸到奇数、偶数、分数和小数等。
有限与无限思想在帮助小学生对图形的认知方面也有巨大作用,比如直线、射线、平行线等图形都能够无限延伸下去,而锐角、直角和钝角的个数也是无限的。
(三)有限与无限思想的教学
数学思想的分类方法存在交叉和重叠,并不要求加以严格区分。同一个数学知识能够运用多种数学思想进行解答。比如有限与无限思想、极限思想都能解释有关“圆化为方”的问题。此外,数学抽象、数学模型和符号化思想也存在密切的关联。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树立有限与无限的数学思想,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辩证思维意识,为其今后数学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