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外研究

二、国外研究

(一)关于课程教学评价行为类型的研究

国外将教师的教学评价行为分为观察行为和解释行为,以此指导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国外研究者将教师教学评价行为定义为通过对学生整理学习资料的行为和学习表现的观察,在得出观察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和解释的评价行为。其中,国外学者又将行为评价范式分为经验分析范式、解释学范式和批判理论学范式,并进行了深入分析。

(二)关于课程教学评价行为功能的研究

国外的研究理论成果认为,教师的教学评价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一个完善的教学评价行为体系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关于课程教学评价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国外学者在课程教学评价行为的研究中发现,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值影响教师的评价行为:当教师对某个学生期望较高时,评价行为趋于肯定和真诚;当教师对某个学生的期待较低时,教师对该学生的教学评价行为多是不真诚甚至是不屑的,且对这类学生的负面评价多在私下进行。这种评价行为严重影响了教学评价的公正性,极有可能造成一些不良后果。

(四)关于课程教学评价行为策略的研究

国外研究理论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表扬要求具有可信度,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如缺乏安全感的学生)来说最有效。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有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意识,更加关注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对他们进行适当的鼓励,让他们保持对学习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