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与实践》简介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与实践》这本书是由.刘馨蔓著创作的,《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与实践》共有121章节
1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二、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论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大意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
2
第一章 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理论
...
3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关于文化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指马恩时期对于文化研究的观...
4
二、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论述
党和国家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新形势下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引。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当务之急,也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既功在当代,也会...
5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大意义
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力量,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标识,是当代...
6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
7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功能、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
8
(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历史任务和重大时代要求,必须坚持知行合一,即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可操作性与可接受性相统一。具体...
9
三、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在充分认识中国教育传统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 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
10
四、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
陈鹤琴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针对当时以死读书为教育目的,以固定的课程、呆板的教材、注入式教学的现状提出自己的“活教育”体系,在批判中建立新的教育理论...
11
第二章 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论
...
12
一、幼儿园课程概述
...
13
(一)幼儿园课程
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课程相比,幼儿园课程有其独特性。最明显的差别表现在教育对象上,以幼儿为教育对象的幼儿园课程的决策,要求教育者更多地关注幼儿个体的发展水平,这...
14
(二)幼儿园课程与幼儿的发展
1.课程组织形式将影响幼儿知识结构的形成 课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载体,影响到幼儿认识世界的方式方法,课程的组织也就必然影响到幼儿知识结构的形成。 (1)课程内...
15
(三)幼儿园课程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是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最具影响力的人,是构成幼儿成长环境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儿童发展最具动力性的因素。幼儿教师对孩子的影响具有多层次性和多途径性。这种...
16
二、幼儿园课程模式
所谓模式(Model),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在《韦氏大学字典》中,对“Model”的其中一个解释是“模...
17
(一)我国幼儿园课程模式
1.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 五指活动课程是由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创编的。1923年,陈先生在南京创办鼓楼幼稚园,开始了他探索中国化幼儿教育的改革之路...
18
(二)国外幼儿园课程模式
1.瑞吉欧课程模式 瑞吉欧·艾米利亚(Reggio Emilia)是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小城市,以其富裕、低失业率和犯罪率、广泛而高质量的社会服务以及高效和诚实的地...
19
三、幼儿园课程结构
幼儿园课程的结构主要包括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方面。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灵魂,是教育思想与理念的具体化;课程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
20
(一)课程理念
课程理念是指编制幼儿园课程的指导思想,它往往反映出课程编制者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因此,不同的课程理念会产生不同的幼儿园课程。在一个幼儿园课程中,理念常常体现在课程...
21
(二)课程目标
幼儿园课程要实现的目标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可以形成不同的类型。从时间上划分形成的时程性目标,包括长远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和活动目标四种。从儿童发展的角度...
22
(三)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而选择的。它既包括系统的知识,也包括一系列活动内容或一组组经验。所以,从整体来讲,幼儿园课程内容是动态的,但它同时又包含着相对静态的知识形...
23
四、幼儿园课程评价
幼儿园课程评价就是一种以幼儿园课程为评价对象的特殊的认识活动,它是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要素,收集相关信息,对幼儿园课程的价值、适宜性和效益作出判断的过程。...
24
(一)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目的和作用
1.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目的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课程的诊断,了解课程的适宜性、有效性,为修正、调整和完善课程乃至推广课程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幼儿教...
25
(二)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类型和特点
1.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类型 依据评价的时间、评价的主体和评价的对象等可将评价分为不同的类型。 (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依据评价的时间划分) 形成性评价也称过...
26
(三)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体
课程评价的主体即由谁进行课程评价。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幼儿园园长、教师、幼儿、家长等均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不同主体所进行的课程评价具有不同的视角和目的。 1.各级...
27
(四)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客体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客体即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对象和内容。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内容和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大致可以划分为课程方案评价、课程内容评价、实施过程评价和课程效果评价。...
28
(五)幼儿园课程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调整和改进课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教师和幼儿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和客体,必然会成为被评价者。我们必须明确:课程评价的根本任务是为了发现课程...
29
第三章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概述
...
30
一、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流传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传统文化记录着中国人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行为实践,是中华民族精神价值的源头。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