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蕴含的情感美有利于幼儿审美评价力的提高

(四)古诗蕴含的情感美有利于幼儿审美评价力的提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道:“一切景语皆情语。”古诗具有的情感传递性也是其美感的重要体现,幼儿在审美活动中由感知古诗中的画面美进而感受情感美,这是其审美能力的加深和提高。《池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有趣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小孩的喜爱之情。作者的感情流露体现在古诗中描写小娃儿撑船偷采白莲,离去时以为自己不会被发现,殊不知小船将身后的浮萍划出一道明显的痕迹,此诗有景有色,不仅对小孩的动作进行描写,而且细致入微地刻画孩子的心理活动,富有情趣。读完整首诗,作者描写的小主人公天真可爱、活泼顽皮的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高尔泰曾说过:“美是诗的基础。诗的本质永远体现着善与爱,古诗的美也通过善与爱来得到充实与丰富。”因此,我们从诗中受到了善与爱的滋养。从李白的《赠汪伦》中我们感受到了友情的深厚,从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我们读到了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从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我们感慨他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当幼儿对这些饱含深情的古诗进行吟诵时,其生命的完整性得到提升,幼儿会自然表达对妈妈的爱,说出对妈妈的关心和爱护,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审美评价力得以提升,幼儿用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对事物最真实的感情,从而在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和享受美,使其心灵受到美的熏陶,审美评价更加真实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