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课程水平目标
课程的水平目标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征与学习内容特点来确定的,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可以将课程目标相应地划分为小班、中班和大班课程目标。从教育活动的类型来看,可以将课程的目标划分为教学活动目标、生活活动目标和游戏活动目标。另外从时间范围来看,可以将课程目标划分为学期课程目标、月课程目标和周课程目标等。
1.以年龄阶段目标划分
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园本课程是贯穿幼儿园三年的连续的教学活动,小、中、大班的课程目标既应该呈现出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递进性,又应该体现出根据每个年龄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目标有所侧重的阶段性。以“春分”节气为例(表5-3),春分这一节气可以挖掘出来的活动资源有很多,如:节气本身的含义、物候特征、民间活动等,可选取适合学前阶段的内容,利用丰富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幼儿真切体会和感受春分节气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小、中、大班是时间轴纵向上的连接,课程设计上不应是“春分到,蛋儿俏”的简单重复,而应是由“简单有乐趣”到“丰富有意义”的一个连续却不单调的过程。虽然每次的活动都以领域为载体,但绝不是机械地讲解与教学,应注重幼儿认知发展的同时兼顾技能与情感的发展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表5-3 “春分”不同年龄阶段课程目标
2.以活动类型目标划分
幼儿园的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为教学活动、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活动的类型特征不同,相应的课程目标也有所区别。首先,教学活动更加强调课程目标设置的逻辑性与连贯性,注重幼儿的一般性发展。同时课程目标注重幼儿的自我探索与知识建构,将幼儿对自我、自然、社会的认识统整起来,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网络,注重目标的系统性与整合性,关注幼儿的特殊性与个性发展。其次,游戏活动在节气传统文化园本课程中作为教学活动的有力补充,更加注重幼儿的体验与情感感受,将节气传统文化渗透于幼儿游戏活动,在轻松互爱的氛围中获得能力的提升与情感态度的升华。最后,节气课程中的生活活动是幼儿形成自我概念、掌握自我服务技能、获得独立感与自信心,通往更高层次学习目标的基石。课程总体目标的实现不仅依赖于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更应该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充分利用好蕴含着丰富教育契机的生活平台。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园本课程中“节气与自我”以大班“立夏”节气为例(表5-4),其很多目标都可以在生活活动中得以实现。
3.以时间跨度目标划分
以时间维度划分的二十四节气园本课程目标可以从学年课程目标、学期课程目标、月课程目标、周课程目标来依次推进,在时间维度上层层推进,是一个由整体到部分、概括到具体的过程。如图5-2所示:
图5-2 以时间跨划分课程目标
表5-4 大班“立夏”不同活动类型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