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心理美学
2025年10月13日
(一)格式塔心理美学
格式塔心理美学又称为“完形心理美学”,起源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德国,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考夫卡和阿恩海姆,是现代西方美学的流派之一。格式塔心理美学的基本思想主要强调一件艺术作品的完整性以及人的审美心理对审美对象的完整感知和整体化的作用,注重知觉的整体性,即该美学流派强调的“完形”。考夫卡指出艺术作品是由其各个部分的个体组成的完整结构的统一,这个完善的整体结构要求人们完整地感受它,并受到美的熏陶。格式塔心理美学强调一件艺术作品整体和部分是相辅相成的,整体不等于各部分简单相加之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部分依附于整体,即美感的整体性远远大于其局部的美感。
当幼儿欣赏一首简单的古诗时,是对整首古诗在感情基调、深远意境等方面的整体理解和感受,绝不仅仅是理解单个词或一句诗的表面意思。同时在开展古诗欣赏活动时,并不仅仅局限于语言活动领域,应让古诗欣赏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同时,该美学流派强调一旦人们形成了对艺术作品的“完形”就很难改变,在幼儿园开展审美教育活动,有利于幼儿从小积累自己的审美经验,在成长的道路上形成自己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