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是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最具影响力的人,是构成幼儿成长环境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儿童发展最具动力性的因素。幼儿教师对孩子的影响具有多层次性和多途径性。这种影响涉及幼儿的认知与学习、信念与态度、社会性与个性、情感和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因此教师的教育能力、个人素质,教师的教学技能及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在幼儿的生活中打下深刻的烙印,对孩子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弥散的。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珍视自己的职业,努力使自己成为对一个人生命最初几年重要的、积极的影响者,由于幼儿教师的存在使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充满快乐和美好的回忆。
在我国,幼儿园教师对教材的选择以及对课程内容的判断对幼儿教育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教材的选取和识别,是教师教育水平的一种体现。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对理论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理解新的课程思想,在有了明确的、科学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才会对教育内容、教材有很好的把握,使课程实施变得比较顺利。
随着园本课程研究的深入,幼儿园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教师不再仅仅只是课程的执行者,同时还是新课程的开发者。课程与教师的关系不再是单行线,一方面,课程的开发依赖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课程的开发无疑也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参与到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的整个过程中,不仅会对课程产生深刻的理解,更会促进其自身的专业发展,并且这种参与开发新课程的挑战,会很好地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园课程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尤为紧密。因为相对于小学、中学的教育,幼儿园的教育身兼保育和教育的双重任务,幼儿园的基本教育宗旨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从而使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形式的课程形态有别于中小学的学科课程,在课程计划、课程实施等方面也要比小学、中学的灵活度要大得多。所以,幼儿园的课程应更多地融入幼儿的生活和游戏之中,更应该体现其实践价值,而教师应在这种集创造、实践、反思的课程实施中促进其专业的自我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