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2025年10月13日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关于文化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指马恩时期对于文化研究的观点;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不仅包括马克斯、恩格斯提出的对于文化的观点,还包括后人通过对马恩时期文化观的继承和研究所产生的对于文化的一系列观点和理论,其中包括列宁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及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所产生的一系列理论成果。
马克思认为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产生了文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人化自然”的观点,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同时也指出了生成文化本质的原因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那么,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又是什么呢?换句话也就是人何以“化”自然,如何“化”自然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马克思明确指出是“实践”,人的劳动实践活动是一种具有整体性的对象化活动。人们通过劳动实践一方面体现了自身的本质,另一方面,人也通过劳动实践“化自然”,人通过劳动实践创造对象化的世界,改造世界。[1]所以,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文化产生的源泉。
马克思倡导世界视野下的民族的文化、革命的进步的文化、丰富多样的和谐文化。他认为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扬弃”。恩格斯指出:“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建立的基础就没有现代的欧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