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

四、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

陈鹤琴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针对当时以死读书为教育目的,以固定的课程、呆板的教材、注入式教学的现状提出自己的“活教育”体系,在批判中建立新的教育理论与方法体系,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及教学原则等,至今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依然有着深刻的影响。[4]“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是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培养目标,是活教育理论需解决的根本问题。在规定教育的内容、原则、方法等的基础上,它明确了幼儿首先要学会做正直、有高尚品德与良好习惯的人,进一步教育幼儿做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需求的现代中国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是活教育的第二大目标,它规定了教育内容,即活教育的课程论。活教育课程是针对一味崇尚书本、与环境接触少、脱离实际的旧教育而提出的,活教育课程以大自然和大社会的活教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分别通过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文学活动这五种教育活动进行,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将五种教学活动融合于幼儿园的整个教育活动之中,结成一个完整的教育网络,以单元形式进行编排,形成单元教学,弥补了分科教学的缺点。[5]“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的第三个目标,规定了活教育的方法论。活教育提倡“做”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做,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做,在这个过程中“做”能够使教师教得更好、使学生学得更扎实、更有效。“做”是中心,“活”是灵魂,所谓“活”是要让教师能“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让幼儿能“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活教育理论的发展是陈鹤琴先生及众多教育工作者不断科学实验的过程,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教育状况不断创新的过程,对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仍有借鉴意义。

【注释】

[1]时雪.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6).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4.

[3]翟博.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N/OL].中国教育报,[2017-8].http://edu.people.com.cn/GB/n1/2017/0831/c1053-29506412.html.

[4]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57.

[5]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209-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