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冯晓霞认为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指的是创设有益的环境,促进幼儿园课程活动兴趣化、有序化和结构化,产生适宜的学习经验和良好的教学成效,帮助幼儿生成适宜的经验,提升课程效益,从而达成课程目标的过程。[2]幼儿园课程的内容组织表现出不同的方式,以领域为中心和以活动主题为中心是常见的内容组织方式。
1.以领域为中心
以领域为中心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即把该领域的重点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课程内容一般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童印课程初始阶段,多以单一的艺术领域活动为主,重在发展幼儿的美术技能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而忽略了幼儿对整体文化的感受与表现。以艺术领域为主的童印课程使得儿童的知识与经验比较分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儿童深入其他领域发展的机会,使得幼儿出现发展不均衡的情况。
2.以活动主题为中心
以活动主题为中心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即选定一个主题,围绕主题选取与幼儿年龄、兴趣、经验相符合的内容组织成为主题课程。在教育形式上,无论对领域活动还是主题活动,都把其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以某一种传统文化为基底,选择一个核心议题进行扩展,整合五大领域的内容,随之生成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而在这些主题之中,包含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各个领域的内容,关注到幼儿的生活经验和个体差异,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通过构建主题框架,为每一个主题活动都建构一个网络系统,根据目标体系,各年龄段课程主题均从传统文化的“感知积累”“多元体验”和“创意应用”这三个维度来建构主题活动。在感知积累部分,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教师通过开展五大领域的活动,不断丰富幼儿关于该主题的感性经验和相关知识的积累,最大限度地整合各领域当中与该主题相关的知识,为幼儿进一步开展多元艺术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多元体验环节,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并且具有高、低结构层次性的材料,引导幼儿以多种形式来表达对于该主题的理解和感受。创意应用这部分以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应用为主,通过创设与主题相关的情境,全方位调动幼儿前期积累的经验以及参与多元体验活动获取的经验,引发幼儿新的学习经验,从而进一步引导幼儿积极投入到传统文化教育综合活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