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亲近自然的特质有助于幼儿审美情趣的提高

(三)二十四节气中亲近自然的特质有助于幼儿审美情趣的提高

所谓审美情趣,就是指幼儿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情况。《指南》在艺术领域中提出“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的发展目标,并建议幼儿要“感受、发现、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大自然中富有美的事物,山川河流、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无一不蕴藏着美的特质,彰显着美的气息,这些美好的事物也正是幼儿进行学习的最佳对象。自然是人类艺术的灵感源泉,是情操陶冶的最佳途径。幼儿的思维具有直接感知的特点,而二十四节气中就蕴含着自然之美。通过二十四节气与幼儿亲自然性行为,可以让幼儿更好地感知自然界中美的事物,从视觉的观察、听觉的聆听、嗅觉的闻味、触觉的抚摸和味觉的品尝,多种途径,多种通道共同感知,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得到美的熏陶。如立春时的画春活动,清明时的外出踏青等,都能在生活中、在自然中发现美好,从而促进幼儿发现美、感知美、表现美的能力发展,提高幼儿对美的感悟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