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与幼儿的发展

(二)幼儿园课程与幼儿的发展

1.课程组织形式将影响幼儿知识结构的形成

课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载体,影响到幼儿认识世界的方式方法,课程的组织也就必然影响到幼儿知识结构的形成。

(1)课程内容的组织将决定幼儿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排列方式

课程内容的组织,主要指对知识技能和学习经验的排列和组合方式。在实践中一般有以下几类: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组织,以幼儿为中心的课程组织,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课程组织。课程内容不同的组织直接影响着幼儿习得的知识内容。如在以学科为中心的组织形式中,若采取分科的形式,幼儿所学到的就是语言、计算、音乐、美术及体育等科目的课程,课程帮助幼儿建立了以学科为系统的知识体系;而以幼儿为中心的课程组织形式,则强调幼儿的发展及幼儿经验的获得,尤为重视幼儿生存能力的培养,幼儿学到的知识可能更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课程将幼儿放在主体地位,帮助幼儿形成主动学习和主动建构的能力;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课程组织形式较多地强调社会价值,多以社会问题为中心来组织与之相关的学科内容和学科经验,在幼儿园的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围绕一个“主题”来组织儿童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幼儿建构起与社会关联度较高的社会认知结构。可见,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不只是帮助幼儿从某个角度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儿童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与认知方式。

(2)课程过程的组织将影响幼儿的知识建构方式

幼儿教育是向下扎根的教育,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奠基石的位置。幼儿园课程是幼儿教育的载体,它直接影响幼儿在这一阶段所获得的经验及发展,从而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课程过程的组织从设计上看,包括三方面的选择与组合:教育的途径、活动的形式和教学的方法。课程过程的不同组织形式将直接影响幼儿的知识构建方式,如教育的途径直接影响了儿童知识的来源,是课堂教学还是幼儿园的日常活动:活动的形式影响了幼儿接受知识的形式,是在集体中习得的还是个别习得的;教学的方法影响了儿童学习的主动性,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还是主动地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组织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时刻考虑到幼儿在这个过程中的间接发展,幼儿获得知识建构的方式,帮助幼儿建立起主动架构知识的方法,有助于促进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2.课程内容向幼儿传递世界丰富的信息资源

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它不要求幼儿建构多么深奥、系统的知识体系,而是基于幼儿丰富的想象力与多样化的兴趣,帮助幼儿从多方面、多渠道、多角度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和感受世界。

幼儿园课程担负着将丰富多彩的世界以幼儿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现给幼儿的重任,并使其在课程实施中获得经验、得到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3]

以五大领域课程为例,此课程虽然没有为幼儿教学列出具体的课程内容清单,但是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引导,即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要做什么、怎样做和追求什么。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中分别从目标和内容等方面为幼儿建构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1)健康领域

健康领域的目标确立了儿童的健康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念,正如17世纪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指出:人生幸福有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述——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凡是身体、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4]幼儿健康包括七个方面:心理健康、动作的协调发展、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向上的情绪、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性格特征等,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组织幼儿的健康活动。

(2)语言领域

幼儿能够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以上幼儿语言领域的发展标准确立了语言发展的方向,强化了幼儿交际过程中的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使儿童语言学习变得生动和鲜活,并启发成人为幼儿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和多样化的获取语言信息的方式。

(3)社会领域

从帮助儿童实现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各种行为准则入手,引导幼儿顺利实现其自身社会化的过程,在交往、合作、分享等社会性活动中培养良好的社会品质;在游戏、学习等活动中培养独立、自信、勇敢等个性品质;在教师引导下萌发其对家乡、祖国、民族、人类等高级情感。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社会信息资源,能够帮助幼儿在童年期逐步实现社会化,并为获得完善的人格打好基础。

(4)科学领域

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人类认识活动必不可少的主观前提,是探究和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它不仅能提高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还能使认识活动成为快乐的事。科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让幼儿在丰富的客观世界中去观察、去探究、去动手、去发现,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感受、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解决问题。科学教育要满足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幼儿感受到世界的丰富性和多样化,感受到自我的能力,并产生对世界不断探索的欲望。

(5)艺术领域

艺术领域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启迪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创造快乐、体现自我创造的成就感的过程,艺术以其形象性、愉悦性、开放性、宽容性和自主性为幼儿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3.良好的课程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幼儿园课程对幼儿的终身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幼儿园的生活,是幼儿社会化的起点。在幼儿这最初的发展中,幼儿的多种行为习惯开始形成,开始了解基本的生存和与他人相处的规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不经意的表扬或批评都会对幼儿弱小的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性。

(2)幼儿园的学习是儿童终身学习的开端

幼儿园课程除了肩负知识技能传授的重任之外,更多的是让幼儿为未来的学习做好准备。这种准备包括很多方面,如生活自理能力、读写能力、简单的数学能力、感知能力、理解能力、交往能力、规则意识等。这些能力均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有重要的作用。

(3)幼儿园课程帮助儿童成长

幼儿园的课程,对幼儿当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幼儿阶段是幼儿感知运动技能、认识理解能力、思维情感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飞速发展的阶段。而幼儿园的课程无疑都为这些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可靠助力。

由此可见,幼儿园课程无论对幼儿的长远发展还是对其当下发展都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遵循幼儿发展规律,遵循其认知发展水平。我们不能过急地去传授一些不符合幼儿发展水平的知识,而且一定不能忘记幼儿园课程要以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为首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