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说明
为系统地全面地总结和研究建国四十多年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出版工作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发展历程、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以及受“左”的和右的思想影响而产生的教训,以便做好当今的出版工作,1992年,经王仿子同志建议,并报新闻出版署批准,我们开始编纂这套史料集。
本史料集选收史料的时间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91年12月止。为完整地反映出版历史,对建国前夕我党领导出版工作的重要史料适当收入。本史料集视史料多少按年分卷出版。
本史料集收入范围包括:
①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政务院)、中央宣传部、国家文委、出版总署、文化部、国家出版局、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等领导机关历年颁发的有关出版工作的重要文件、法令、法规等。
②中央宣传部、国家文委、出版总署、文化部、国家出版局、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召开重要会议的文件及领导同志的讲话、报告等。
③出版总署、文化部、国家出版局、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向上级的工作请示报告和上级的批示及重要的事业规划、工作计划、调查报告等。
④党和国家领导人(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人大委员长、政府总理)有关出版工作的讲话、指示、题词等。
⑤《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红旗》杂志(后为《求是》杂志)发表的有关出版工作的社论、评论及重要文章。
⑥出版、印刷、发行等方面重要的统计资料、有价值的出版史料,出版大事等。
本史料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凡在当时起过一定作用,有较大影响的文件、法规、领导人讲话、题词等,本书尊重历史,保持原貌,一般不加改动和删节。会议记录和个别调查报告,作了一些删节。
本书史料按时间顺序排列,个别会议、事件等专题史料,为便于读者了解来龙去脉,适当集中编排。
凡篇名前加*者,该标题为编者所加。
本史料集中所提及的人民币,1955年3月1日前,均为旧币。
本书大部分史料是根据中央档案馆、文化部档案室、新闻出版署档案室提供的档案资料、及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出版界老同志等保存的早期资料刊印。对史料中的错字、漏字、衍字均标出[]号加以订正或增补,对模糊不清的字以□号代替,对有明显错误的标点作了校正。
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本史料集在收文方面有遗漏和编排不当之处,请予指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
编辑部
199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