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党组关于保证学校课本纸张的数量和质量,合理分配1962年图书报刊出版用纸并建议进一步压缩报刊用...

文化部党组关于保证学校课本纸张的数量和质量,合理分配1962年图书报刊出版用纸并建议进一步压缩报刊用纸的报告

中央宣传部并转

中央:

今年图书报刊出版用纸的供应十分紧张。原计划供应20万吨,按照目前生产的情况,只能供应15万吨,相当于去年用纸量25万吨的60%(附表)。一年来,各地按照中央的指示,对报刊书籍出版物进行了两次整顿,大大地压缩了报刊和一般图书的数量,才保证了今年秋季课本的出版任务的基本完成,但是纸张的质量很差。春季课本用白纸印制的,大约只有三分之一左右。至于一般图书,不但出版得极少,而且绝大多数是用灰黑色纸印制的。

课本的用纸不但必须保证数量,而且应当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关于用好纸印制的指示,改变用灰黑色纸印制的状况;在纸张生产不能有大量增长以前,纸张严重紧张局面必须设法解决。因此,经与经委物资总局、轻工业部、化工部和教育部等有关单位商量,提出如下建议:

(一)目前首先保证明年春季课本的印刷——明年春季课本,应立即开始印制,估计需要好纸(白纸)2.5万吨,其中中小学课本2万吨,高等学校课本0.3万吨,其他(技工学校课本等)0.2万吨。按目前产纸情况,我们打算在印报的新闻纸(这是不需要烧碱、漂白粉可以制成的白纸)和印书的凸版纸(这是必须有足够的烧碱、漂白粉才能制成的白纸)——两种纸之间作适当调剂,除抽调一部分新闻纸来印课本,最低限度还需要有1.6万吨凸版纸(这又决定于能够获得足够的化工原料),才能保证这一批课本全部用白纸印制。因此,拟请国家经委会同化工部、轻工业部等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二)保证今后课本用纸的数量和质量——建议以大区为单位(如有必要,大区可以决定以几个省为单位),在全国范围内指定若干设备较好的造纸厂,统一制定课本用纸的技术规格,规定他们按照规格专造课本用纸,确定供应范围,不得移作他用。为了减少中间环节,防止挪用,应当直接从纸厂运到供应对象的省、市、自治区的文化局(出版局)专作印制课本之用。具体方案由我们会同经委物资总局、轻工业部、教育部商拟,再行汇报。

高等学校课本以外的讲义用纸,过去是归入机关印刷用纸项目拨给的,数量和质量都没有保证,许多讲义是用灰黑的次纸印制的。这项纸张,拟从明年起,请经委物资总局专列项目,由教育部提出分配计划,归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委托商业部门负责分配给学校使用。

学校课本和讲义用纸,都应注意节约,防止浪费。

大、中、小学学生用的练习本,过去是作为商业用纸列入计划的。纸张的质量也很差,很容易伤害青年儿童的目力。拟请教育部会同经委物资总局和商业部,采取措施,有计划地供应练习本用纸,保证有足够数量的白纸练习本供大中小学生使用。

为了加强对学校课本出版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国务院文教办公室根据中央和国务院的规定,已于前年成立课本出版工作小组,我们建议,各省、市、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也成立课本出版小组,负责领导和监督学校课本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

(三)合理安排1962年图书报刊出版用纸的分配,建议进一步压缩报刊用纸——今年可能供应的图书报刊出版用纸为15万吨,初步统计上半年供应约在7.5万吨左右,大致分配如下:

报纸 36,000吨(内人民日报11,400吨)

杂志 6,900吨(内红旗2,350吨)

课本 30,000吨

书籍 2,000吨

据经委物资总局和轻工业部预计下半年供应为7.34万吨,计划按如下数字分配:报纸、杂志同于上半年,课本为3万吨(其中明年春季课本用纸为2.5万吨),共为7.29万吨,收支相抵,一般图书完全没有。

最近同经委物资总局、轻工业部、化工部共同计算,鉴于当前生产情况,造纸所需木材、草料、煤、碱、漂白粉等原料、材料和运输力以及各厂设备配套等问题,都不是能够迅速解决的,明年图书报刊出版用纸的供应,不可能超过15万吨,因此,各项用纸分配,必须进一步加以压缩,退到可靠阵地,留有余地,才能争取主动。明年的15万吨纸,准备留存储备1.5万吨,按13.5万吨分配(损耗在内):首先确保课本用纸6.5万吨;其次图书用纸拟分配1.5万吨(按图书用纸从1954年到1957年平均每年在3万吨以上,明年计划1.5万吨,只比1951年的1.2万吨略高,恐不宜再少,但图书出版应力求节约用纸,增多品种,严格控制印数,注意提高质量,并做好发行工作)。

除以上两项,下余5.5万吨分配给报刊,与今年用纸量8.58万吨比较,要减少3.08万吨,经请示中央宣传部,同意压缩报刊,拟建议:

杂志用纸减为1.1万吨。按照1961年核定的用纸数量,红旗杂志压缩50%,中国青年杂志压缩30%,其他杂志(包括省、市、自治区的党刊)发行量在10万份1以上的压缩10—30%;中央杂志由文化部、地方杂志由各中央局宣传部根据以上压缩原则,连同其他杂志作一次适当调整和全面安排。这样压缩后,除了红旗和地方党刊以外,其他杂志出版用纸量大约接近或少于1953年(0.68万吨)的情况。

报纸用纸减为4.4万吨。中央各报按照1961年核定的用纸数量平均压缩45%,其中:人民日报须压缩50%(减少发行份数40%,版面从8版改为6版),中国青年报和中国少年报各压缩40%,工人日报、大公报、参考消息各压缩30%,其他中央各报一律压缩10%。各省、市、自治区报纸用纸量按照1961年核定的数量平均压缩30—35%,请各中央局宣传部在大区范围内的总数字中,视各省市不同情况,加以调剂。其中青海、内蒙古、新疆、宁夏等省和自治区的报纸可少压缩或不压缩。报纸这样压缩以后,报纸用纸量大约低于1957年(5.3万吨)而略高于1955年(3.8万吨)。

报纸和杂志压缩用纸量,可以采取压缩发行份数、缩减版面、延长刊期、停刊和合并等办法。

压缩报刊的工作十分艰巨,已请邮电部立即做好准备工作。

人民日报、红旗、中国青年杂志用纸量的压缩从今年第四季度内开始实行,首先压缩县以下的发行份数。该三报刊,每个公社可订一份,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一律停止发行(对下放干部,予以适当照顾),县一级机关的发行份数亦应大力压缩,大中城市的发行份数,由于大批人员下乡,亦应适当减少。其他报刊的压缩,从明年第一季度起实行,在年内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压缩报刊,邮电部门会遇到很大困难,还要请各地党委予以支持。

(四)清理仓库,挖掘潜力——今年上半年,我们曾对中央报社、出版社的库存纸张情况,进行了清查。清查证明,大多数的出版单位都有相当数量的存纸。这对于发掘潜力,节约纸张,有很大的好处。我们建议各省、市、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对各地报刊书籍出版单位、高等学校和商业部门的库存纸张,有重点地进行一次清查。清查出来的纸张如确实需要,应留供本单位合理使用,多余的部分动员其折价上交国家经委和省、市经委。

以上意见是否妥当,请予批示。

文化部党组

1961年9月29日

img

注:1.纸张生产中机制纸和纸板1960年为180万吨,1961年为107万吨,比上半年度减少40%。
2.新闻纸和凸版纸供应中“其它”项目包括各省市自销,小开纸、工业用纸及一部分对外宣传用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