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芷当门 锄而去之
1946年春夏之交,游寿随夫回到南京,在恩师胡小石举荐下,进中央图书馆任金石部主任。夏日,陈士諴写了一首“昙花诗”:
一九四六年五月十四日夜初更,昙花偶放,竺岩表叔冒雨临赏,翌日辱寄一律,因次原韵奉呈郢正。
积雨优昙一现花,照花月恨黑云遮。
素衣初试香余韵,绛烛高烧影半斜。
色相常空生佛国,归根遗憾托官衙。
繁华顷刻弥堪惜,对酒休教意兴赊。[40]
诗中有怨,不无有影射,或寄寓夫妇俩共同的心境。
8月22日,游寿致信尚在李庄的友人李孝定、张秉权,委托他们帮忙把自己留在李庄的行李带回南京。
孝定、秉权学兄左右:
(周)法高兄到知,动定平安,至慰!近来京中情形千变万化,寿粗安。本月始往中央图书馆任事,一利书富,二利靠近法院宿舍,其他不计及,然待遇、名份俱比史语所稍胜。仍不免为人作嫁衣耳! 中大近来情形甚惨,唐(圭璋)兄被解聘,至今无工作;小石先生亦再辞研究部,下文尚不知如何。伍(俶,号叔傥)氏牛鬼蛇神,破烂无不留下,而国文系诸是俎上鱼肉,此是系中诸先辈裁抑后进之现世报!一笑。
闻李庄山匪甚猖,有搬京讯。日来秋凉,寿所有衣服未带下,倘学兄趁船东下者,一皮箱、一被包,请向志维兄处取下,用费寿自负担诸费。化神而谢不尽 !匆匆
即请秋安 不一 弟 游寿顿首 八、廿二[41]
此时,游戒微已改归原名游寿,信中透露工作顺心:待遇、名份皆胜史语所;住在法院宿舍,距离上班也近,有意无意间透出点小欣忻。此时是陈士諴的高光时刻,他以精通日文,疏理案件通达,特简派南京最高法院任刑庭推事,因参加对大汉奸陈璧君、陈公博、梁鸿志等案件的审讯,名扬遐迩。他职务超越,请托者众。其中伪府高官梅思平被拘后,其家人曾以巨额金帛珠宝相委,他不为所动,颇有口碑。
游寿在李庄所撰旧稿的基础上,完成对两篇性灵文字《伐绿萼梅赋》与《山居志序》的改订,后收进自编年表。且看《伐绿萼梅赋》序:
壬午之冬来游西川。寄居咏南山馆亚门,香飘雪曳,冰肌玉质。顾视绿萼梅一株,蟠矫偃翥,长自瓦砾,南枝如鹏翼垂云,伸覆墙外,盖上有樟楠竹桂,蔽雨露之泽,草木有本性,槎枒以望生。明年,余移居海红花院。又明季夏,主人伐而去之,曰:枝干虬囷,伤籧篨也。余默然久。兰芷当门,锄而去之,此言不虚。乙酉冬,余居驭仙草堂,又出入山院,门庭无改,独不见故枝羁旅门墙。感草木虽无言,而性灵或有同者,遂赋之。[42]
“兰芷当门,锄而去之”,典出曹操杀杨修,“芳兰当门,不得不除”。此为游寿自况。首句点题,“壬午之冬”即1942年,应曾昭燏之邀到李庄中博院作助理员。“寄居咏南山馆亚门”,是“接花移木”的“借景”。咏南山馆在板栗坳栗峰书院,即史语所考古组办公地,距李庄镇有七八里地。初到李庄,游戒微住镇上张家祠堂中博院。1943年9月,调到山上板栗坳史语所图书室,也就是赋中所写“明年,余移居海红花院”,“又明季夏,主人伐而去之”。按说,诗人对“伐绿萼梅”者的谴责和对梅兰的同情,当早就形诸笔墨。而这份伤感一直压在心里两年多,直到“乙酉冬”,也就是抗战胜利后离开是非之地后,犹“感草木虽无言,而性灵或有同者,遂赋之”。
2005年9月4日,李庄板栗坳当年游寿寄居的“咏南山馆亚门”(岱峻拍摄)
李庄板栗坳,是张家聚族而居之所,史语所的百多号人就分在七处大院之中。也就是说即使真有人伐绿萼梅,“凭吊处”也是天天经过的寻常之景,何以要经年才感怀赋之?伐绿萼梅处,咏南山亚门,是董作宾办公地。董作宾曾写过,“一座装潢雕刻精美的咏南山大舞台,那是董彦堂(作宾)的工作室,他整天在那里披览,摹绘,抄写。或者木坐呆想他的能力所不能解决的问题。”[43]《伐绿萼梅赋》将背景置于此,乃托物言志,指桑骂槐。“处士过此而盘桓,妒妇见之亦恨嫉”,“熏莸臭味既殊趣,清浊浮沈又甚分”,“甲第混负贩,同贵贱而联翩。或无为而称治,或损益以求贤”……明为写景状物,实作不平之鸣。
游寿的《山居志序》,点名史语所所在的栗峰书院,她在序中说:
峰以栗名,地乃为坳。陟坡陀以升降,绕江流如襟带。水路交臻,时有山市。一苇西泝,爰适此山。既怀嘉□,即削名籍。职同守藏,将泥水以自蔽。居寄庑下,无赁舂之劳苦。借百城之富,□抽思之写……
寄人篱下,有志难伸,唯一安慰即坐拥书城。然而,鸿鹄之志不谐现实溷境。
若夫爵登封五等,恩隆九族,苌弘之数典,张华之博物,楛失蘩弱,金路玉斝,雕版绘像,比物丑类。骨列专车,计尺度而分氏族;辨音夷貉,论方言以记輶轩。或则吮墨含毫,焚膏继晷,灯豆摇影。龟卜繇兆方紬,稚子索哺,孺人怨语如絮。
史语所分历史、语言、考古、人类学四个组。正如傅斯年唯我独尊,游寿对史语所治学的路子和研究方法也并不认同:
人怀荆山之璞,家悬灵蛇之珠。天纲八纮,顿之落山矣。故鱼目混珠,滥竽邀赏。诩平生著作,自题手泽。美闺中淑女,谓居秦楼。国无世业,犹依父荫以扬声,制非封建,竟比翰花而自贵。道无四皓,遁隐商山,安望玄德,礼致令下,一纸顾盼。南溪何怪,妙选不伦。或则髨□,□俗执拗,仍同顽禅。贾竖学儒,气度自然斗筲。客无三千,士难五百,不知狗盗,亦惭鸡鸣。
环境心境互为因果,又影响行为:
膏沐未施,掠云鬟以欲颓;锦绮间叠,看珠碧而溅泪。生长戚里,但知歌吟,未习机杼,试濯江波。调姜韭初尝辛酸,问米薪始知珠桂。此是女伴,长话殷勤。
郁闷至极,卒章显志:“夫尺蠖能屈,龙性难驯。多怀激烈,直抒慷慨。未闲典故,词甚鄙陋,通人拊掌,无所恨也。”这段话与1946年10月4日,游戒微分掷史语所所长傅斯年和代理所务的董作宾那一纸嗔言,“平生志在为学,岂较区区作驽马恋栈耶”何其相似乃尔!
1947年,游寿转入中央大学中文系任副教授,成果迭出,惊艳学林,如《唐人卜葬邙洛之风尚》,以墓志资料结合正史,探究唐人卜葬邙洛风气之渊源;《梁守谦墓志与唐代宦官》以墓志与两《唐书》相印证,并补正史之缺;《晋黄淳墓表跋》论晋黄淳墓表相关史事及其书法特点。此外还有《金文武功文献考证》《论汉碑》等。殊不知这正是李庄四年的深积厚累。
1948年,游寿(三排左一)与宗白华、唐圭章、曾昭燏等师友贺胡小石60寿庆(采自拍卖公司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