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妙手 信笔点染

五、丹青妙手 信笔点染

山村野趣,春华秋实,四时变异。这给饱受磨难的异乡人些许安慰。王献唐稍有余暇,即展纸挥毫,写字绘画。

1943年(8月15日)为叔岷[17]画菊一幅。

(9月3日)点缀《雪庐图》,画颇深厚,迩来之佳作也。

(9月6日)偶于筐中得小石,刻“栗峰”二字。

(9月8日)孟真来,明日即赴重,以为达生、炳南及鼎兄所作画,托其带交达生,并嘱达生代裱。

(9月13日)为李庄镇长作画一幅,颇不恶。所中某君有一西装为洗衣铺遗失,由镇长交涉赔款酬报,不受,言得余画一幅足矣。因辗转求作画事,甚可笑也。

失主不受钱币,得一画足矣,足见斯人情操不俗,也足证王氏已名扬遐迩。

9月16日,孔德成致信王献唐——

献唐仁兄左右:

前上一函,谅已入阅。手教拜悉,嘱件自当送润海阁裱之。……弟明日进城访孟真,画当取来。……栗峰印甚佳,直逼周秦,苍朴古雅,令人爱不忍释。非老人之手笔,他人绝不能出此。……《雪庐图》及兄为弟所作画,当即付装池,而《雪庐图》恐将遍征题咏。……[18]

1944年(7月25日)八时起,为聚贤写《金文彷格》,因彼欲为学生印书帖,求人书各种字体,印为《彷格》出售,以金文属余也。……午饭后,写《彷格》毕,共三纸,即连彦堂书者,函致聚贤。

(8月24日)阴雨。星二。……午饭后为劳贞一作山水一幅,颇称意。

(2月28日)“接铎民[19]函,为传钵法师仿碑嘱余书之。寄赠灌县唐人书经残石拓本二纸,彼所藏也。”

(10月10-15日)写《传钵传》,隶书,颇小,极烦苦。

(10月16日)致铎民一函,将《传钵传》寄去。伊前寄来二百元为买纸画格之用,并寄还。

1945年(2月9日)为伯希题砖,拟三跋。

王献唐书画出名早,1937年即被山东省教育厅聘为“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山东出品审查委员会委员”。他曾为齐鲁大学《国学汇编》与《齐大季刊》(1932)、《海岱画刊》、山东省教育厅编绘《山东省各县学区图》(1937)等书刊题签。当年山东日照,老乡慕名,买纸求字,以致“洛阳纸贵”。屈万里曾评价王献唐“先生著书之暇,偶为七言绝句,清逸隽永;善丹青,法唐宋,喜为花卉尤喜作风荷,信笔点染,俨若弗弗飘风,骤出腕一;书擅篆籀。篆书清婉,如其诗;籀书则遒劲森严,妙得彝器款识刻铸神韵。”[20]《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评其“小品得宋人余韵,然非兴致,不轻易落笔”[21];所遇求字求画者,不知凡几。

学者王献唐(采自网络)

秀才人情纸半张,那时书画少作商品,多是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