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鸿儒 相濡以沫

三、往来鸿儒 相濡以沫

王献唐与傅斯年都是山东人,又是同年。傅氏每逢春秋两季要去重庆中研院或国民参议会开会。只要一回板栗坳,第一件事就是闯进王献唐的家门,或送笔送烟,或为其买药,或请吃饭。当然也讨论学问。

1943年(9月8日)孟真来,明日即赴重。

1944年(2月11日)晴。星五。七时许起,续撰《释》。孟真来谈。

(2月24日)阴。星四。……孟真来。晚饭后,出外散步。

(2月29日)晴。星二。七时许起至图书馆查书,改写《钱考》二段。彦堂、孟真来。午饭后至山间散步。

(3月1日)阴。星三。……今日孟真启行至渝开会,心情郁郁未往送也。

(8月20日)孟真来,以小褂二袭强以赠余,盖见余所服小褂甚厚,天又热也。意甚可感,但余对衣服过于马虎,当不至无力自备,姑先留下,俟秋后再还之。

(9月29日)接蒋梦麟、翁文灏、任鸿隽函,谓美国哈佛燕京社为赞助文史研究,本年特拨专款为研究补助费,送余四万元,由中行汇来,大约孟真在渝为余所办也。

(10月9日)哈佛燕京社款已取出,以三万元存中国银行,余取回。

1945年(2月9日)天气愈冷,八时许起。孟真来。续清前稿。孟真复来。午饭后,……孟真来,仲武继至。

(2月17日)阴。星六。……午饭后,孟真来,以所作《殷历谱序》见示,细阅二过,交翼鹏。……归后,孟真来谈。

两个山东大老爷们,性情率真,肝胆相照,不假修饰。“献唐先生与傅孟真交最笃,书简往还,无不言搜罗刻印乡邦文献之事。凡先生所为,孟真均竭力助成之。盖孟真之于先生,犹林汲之于南涧也。”文献学家王绍曾曾将二人关系比作清山左学者周永年与李文藻。

1943年5月5日王献唐为董作宾孩子画花鸟(董敏供图)

王献唐与董作宾曾同为“山东古迹研究会”委员,共同参与过1930年城子崖遗址、1933年滕县考古发掘。在板栗坳,两人时有过从。

1943年(7月20日)早起,为彦堂题《平乐印庐行箧印景》,至十一时毕。(8月15日)晚饭后出外散步。彦堂来谈。(8月16日)五时彦堂来。

1944年(1月28日)阴雨。星五。七时许起,摹记丑形金文诸资料。彦堂来。

(2月2日)阴。星三。……致彦堂一笺,请其抄与卜辞中各项资料。

3月20日,董作宾晋五秩。“三月十七日。……彦堂明日五十寿,所中诸人约余为做寿,成诗一律贺之。午饭后,以朱砂写讫。彦堂来,持去。”诗云:

今古星星火一薪,上元调历若为神。

已教张史无余艺,更觉平阳有替人;

阅世龟书撢旧典,当前蚁酒对新春。

与君且话名山业,五十年华自在身。

且口占一联:“五秩称庆,一堂独存”,嘱请罗伯希以篆体书写。下联颇感于“昔钱玄同以王观堂、罗雪堂、郭鼎堂及彦堂,为甲骨学中四堂;今王、罗已老故,郭亦别治他业,故云一堂独存也。”

(8月17日)晴。星四。八时起。彦堂来,日前以五百元由所中购平价布等即赠彦堂。续点校《钱考》。午饭后,为彦堂画荷一幅,其子小兴送桂花数枝来……

(8月24日)阴雨。星二。……晚饭后彦堂来谈,以所撰《殷历谱》将付印之抄叶来看,甚精密,传世之作也。余亦以《建武笵考》与之商酌。

(11月6日)……又至彦堂处借书,拟续撰《金石志稿》。十时许,同彦堂下山……旋与彦堂赴市肆。

1945年4月30日,董作宾《殷历谱》完稿,王献唐专为此书题写内封面。

(5月31日)晴。星三。……闻彦堂生女,使人购鸡蛋为贺。……近来米价日涨,上月吃米合七百余元,本月五千一百五十三元矣。

李济,是中博院主任,住在山下张家祠堂,也与王献唐同龄,两人结谊,仍是山东古迹研究会与城子崖发掘。王献唐作为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所聘“考古及艺术史组受协助人”,李济就是此计划的审读人。李济的父亲李权是晚清拔贡,曾为皇家管文物的官员,一辈子读书写字,尤好作诗填词。亦为王献唐与李家亲近的原因。

1943年(8月16日)……五时彦堂来,彼请济之之尊人晚饭,邀作陪。在座有孟真、方桂诸人。

1944年(8月17日)晴。星四。八时起。……济之之老太爷李郢客,后日为七十七岁寿辰,彦堂以其画像属点缀。晚饭后,至江边散步。回写小引于画像之后,备祝寿者题名。(11月6日)……午饭回,至济之处。二时许,还山。济之夫人赠菊花一束,今年首次见也。

1945年(1月16日)晴。星二。……午饭后,……济之、彦堂来。晚饭后,出散步。夕阳衔山,云霞焕采,极有画意。

栗峰王献唐门下,趋前问学的年轻学者,来得最殷勤的屈万里之外,还有山东老乡逯钦立、研究甲骨文的李孝定、长于田野考古的石璋如等。“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栗峰老人一乐也。

1945年,王献唐董作宾赠李光涛张素萱婚联(李幼萱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