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狗的意象凸显与藏族世俗生活的艰难转型

三、马、狗的意象凸显与藏族世俗生活的艰难转型

从传统上讲,游牧民族以畜牧为生活之根本,马匹与猎狗成为游牧民族的重要象征。从西藏岩画艺术创作来看,藏族人对马的重视也有迹可循:“如果将高原岩画的内容分成动物与人这两大类别,牦牛、鹿、羊、狗、鸟、狼、豹等会被归类于动物的世界,但马匹却很可能归类于人的世界。马匹尽管大量出现于西藏岩画中,却极少作为独立的图像出现,它们只是高原人的坐骑。对于活动于高原舞台上的高原人来说,马匹是不可或缺的工具。”[6]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马匹与猎狗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生活,就算深处偏远的藏族聚居区也难逃现代化浪潮的波及。在万玛才旦导演的《老狗》和《气球》两部影片中,父子双方秉持不同的生活理念,奉行着新旧时代差异下不同的藏族文化,将父辈和晚辈之间的代沟显露无遗,这是藏族聚居区在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矛盾作用下形成的社会缩影。

电影《气球》的开始是从孩子的视角出发,透过手中的白色气球看到不远处的爷爷,以及骑摩托赶来的父亲。父子之间随即展开了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现在都骑这个,怎么可能比马好呢。”“是啊,都把马卖了换摩托了,现在哪有什么马啊。”“时代变了没办法。”寥寥几句便表明了父辈与晚辈的不同立场。爷爷身为传统藏族人,内心坚持认为只有传统马匹才是藏族人最好的交通工具。但即使这样的坚持,也无法阻挡藏族聚居区的现代化进程。这部影片中另一处对马的意象隐喻是在孙子的梦中。在黄昏的青海湖边,爷爷手拿转经筒在水面的倒影中缓缓走过,像是在另一个世界里。随后小孩追随着老人的足迹,但老人已经消失不见,只留下远处的一匹马静静驻足在辽阔的草原上。这一情节的设置一方面可以看出导演对“马”在藏族丧葬文化中为人送葬,驮送亡者去天堂这一藏族传统信仰的遵循;另一方面也把“马”视为一面镜子来反观藏族聚居区中的现代化踪迹。

万玛才旦导演在被问到关于超现实场景的设计时表示:“其实在这个场景里还有一些意象化的设置,比如在老人消失的地方,湖边有一匹马在吃草。马的形象在整部电影里是没有出现过的,让马在梦境中出现,和现实中的摩托车等现代交通工具形成一个对照。”[7]马的出现与开头父子的对话前后相呼应,都隐喻着藏族聚居区现代化的发展势必伴随着一些传统代表的替代与消亡,梦境中存在的东西在现实中正在慢慢消亡或已不复存在,如马,或老人。

在另一部影片《老狗》中,开头有一个画面是儿子骑着摩托车行驶在卖狗的路上,不久后父亲则骑着马出现在同一条路上要去赎狗,在这颇具讽刺意味的反差对比中,电影影射了当藏族聚居区面对本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冲突时,普通百姓在生活中所要面临的艰难抉择。在这部影片中,猎狗形象也耐人寻味。有学者在研究藏族的“狗崇拜”习俗时就指出:“在藏族的先民中狗是它们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狗的嗅觉灵敏,勇猛异常,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藏民族原始社会.它曾经是他们生产和生活中的得力助手。狗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食物来源,而且日夜为主人警戒,保护家畜和主人的安全。因此,在以狩猎和游牧经济为主处于早期阶段的藏民族中,狗是他们生活一员。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畜牧业农业水平大大提高,狗的地位有所降低,但狗仍在藏族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因这一缘由,藏民族都有崇狗的习俗。”[8]

电影《老狗》就是以藏獒的命运去留作为叙事线索,讲述了牧民与牧犬之间上演的悲剧性故事,其间经历了儿子卖狗—父亲赎回—老狗夜里险些被偷—老人无奈带去神山放生—老狗再次落入狗贩手中—儿子赎狗不惜大打出手—老人亲手杀死爱狗的曲折护狗过程,看完过后难免对藏獒的命运遭遇和藏族地区的现实处境生惋惜之情。

藏獒本是牧人的朋友和牲畜的依靠,是藏族地区重要的精神依托和信仰表征,却在牧人和狗贩之间的博弈中沦为牺牲品。事实上,藏族聚居区看不到藏獒何尝不是一种讽刺。导演借助“藏獒”这一富有表征性的动物审美意象串联起影片中两个重要景别:一是儿子骑车去卖狗,二是当儿子偶遇卖狗的货车时,看到一车藏獒在格萨尔王的背景音乐下驶向远方,这一画面对曾经一心只想卖狗的儿子来说极具冲击力,歌词中的宗教信仰与现实中的卖狗生意形成强烈对比,带有浓厚的讽刺意味。这也使得他从城市化的盲目顺从中意识到坚守本民族的精神信仰和本土文化的必要性。儿子在得知家中的老狗再次落入狗贩手里后,他毅然选择将狗带回属于它的藏族聚居区。万玛才旦导演正是通过这些带有藏族文化象征的动物意象的隐喻表达,在新旧观念的冲突中传达出自己对于藏族聚居区发展问题的反思和寻求本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探索。

综上所述,万玛才旦电影中的动物意象叙事将动物作为特殊的审美意象,赋予其深刻的文化符号象征和精神体现,展现出藏族聚居区人民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心灵世界,并将种种现实问题放置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碰撞的大环境中呈现,进而用寓言的方式讲述现实故事,借动物的生存状态反观人类自身,完成二者的身份置换与文化认同,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